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8038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交通运输局;高港区政府;民政局;商务局;医药高新区
标题
关于进一步支持港口名城建设的议案
建议人
王小飞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港口名城建设指挥部实质化运转,市政府集装箱物流发展扶持政策正式落地。集装箱码头一期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二期码头改造和堆场、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工建设,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万标箱,达到33万标箱,同比增长32%,增幅位居长江沿线港口前列。 目前我们港口名城建设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扬子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们打造江海联运中心港提供了可能,另外省港口集团成立及长江中上游亿吨大港不断涌现,对我们港口的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对泰州本地集装箱生成企业而言,制约集装箱运送到港口的主要因素是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而影响运输和时间成本的因素是港口集疏运体系的通畅程度。目前核心港区内部已形成以疏港北路、创园路为纵向,迎江路、建桥路、永新路、龙凤堂路为横向的 “两纵四横”港区内部小循环道路体系。而对外大通道仅有S356(沿江高等级公路)连接S506(长江大道),S231虽可与S356相连,但不能直达港区,一旦高速公路货车限行,沿江高等级公路将不堪重负、极其拥堵,甚至瘫痪。 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港口名城指挥部虽然对港区内部集疏运体系小循环已做部署,并动工建设。但港口的对外通道的大循环系统亟待进一步优化。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快对外大集疏运体系建设。1.建议尽快实施新总规中确定的南北向通道苏永线(S231,苏陈至永安洲)高港段。建议今年就启动先导段,即从S355大泗互通处至G345(江平线)接上建桥路,可直通港口码头;2.鉴于S355泰兴段已启动实施,建议尽快实施东西向通道S355高港段与泰兴连接;3.建议抓紧实施祥泰路南延工程,祥泰路南延跨G2高速后落地G345(江平线),可直接连接滨江工业园,道路建成后将进一步放大医药城出口综合效应,有利于将医药城组团与滨江工业园组团有效衔接,有利于规划中国际汽车城与港口汽车滚装码头有效衔接,有利于医药城与港口的互联互通。上述路网形成后,将有效吸引市区海陵工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兴化、姜堰、泰州医药城、泰兴的集装箱箱源,开展陆改水、集改散、散改集和水水转运、铁水联运业务,在更大范围集聚要素资源,在更广领域形成联动协作。 二是进一步提升港口功能。建议在市级层面加大统筹力度,形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申报合力,尽快出台与之相配套的金融扶持政策(如保理业务的配套政策),协调海关先行申报保税仓库。 三是进一步优化港口腹地空间布局。建议将核心港区(永安洲镇)全域调整为产业用地,同时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更大范围地对港口腹地进行整体规划,适时启动区划调整,将位于核心港区腹地的滨江镇部分村居和宣堡镇划归高港代管,为港口名城建设留足发展空间。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ya2018038号建议的答复函 王小飞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港口名城建设的议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泰州港发展,市委四届九次全会提出将建设“以江海联动、工贸发达为特色的长江经济带港口名城”列入泰州市“十三五”规划,打造医药名城、港口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四大名城”,将“港口十年”作为建市以来第三个十年重点工作加以推进。长江经济带港口名城的提出,是泰州潜在优势的再挖掘,是泰州未来优势的新定位,泰州的未来必定进一步放大港口优势,实现以港兴城、以港兴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战略叠加期,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使港口在今后一段时期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结合你们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局将在今后一段时期联合有关部门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规划体系。启动沿江总规修编和岸线五年整合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集疏运、节能减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进度,确保年内结题。 2.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上争东风快速路连接到港区,同步启动疏港公路、马永路东西延、鸿兴路、同兴路改造建设,着力构建“五纵十一横”港口集疏运体系。连接省道355、231,打通海陵、兴化等地集装箱物流通道,努力实现疏港公路的快接快连。与省市发改委对接,争取铁路支线接通港区。 3.加大上争力度。积极配合做好上争工作,支持泰州港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支持高港区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 4.关于区划调整。区划调整审批权限在国务院,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积极配合相关市(区)做好区划调整的调研和申报工作。 泰州市交通运输局 2018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