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20002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交通运输局;工信局;商务局
标题
关于推动整合全市集装箱码头业务的议案
建议人
王小飞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2015年市委第四届九次全会提出建设“四个名城”,即医药名城、文化名城、生态名城、港口名城的奋斗目标。建设港口名城是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泰州港核心港区地处港口名城建设的最前沿,近年来为策应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核心港区以打造“国际化、智能化、现代化”的集装箱专用码头为目标,始终坚持“港、产、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江河海换装节点功能,全力打造“江海联运中心港”。 一、泰州港集装箱码头发展现状 泰州港集装箱码头项目由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中核心港区持股90%,泰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为国有控股企业。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整个码头分三期实施。一期项目,总投资7.76亿元,占用岸线235米,前沿水深为-13米,可供5DWT集装箱船舶停靠作业,堆场面积7.5万平方米,堆存能力达4000标箱,年集装箱吞吐能力30万标箱,于2014年10月投入试运行。二期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占用岸线210米,将原梅兰港务3.5万吨级通用泊位改造成5万吨级通用泊位,预计2020年6月份建成运营;新增堆场建设面积6.5万平方米,已竣工验收使用,堆存能力达3000标箱,建成后年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30万标箱。三期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预留岸线206米,建设堆场5.5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办理前期各项审批手续,预计2021年开工建设。场外堆场项目,计划总投资2.6亿元,占地111.65亩,建设堆场面积7.4万平方米,堆存能力达4000标箱,目前正在办理前期各项审批手续,预计2020年开工建设。整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吞吐量达90万标箱,堆存达1.3万标箱。 泰州港集装箱码头先后开通了洋山港、外高桥港、重庆港等直达航线,共有集装箱支线班轮航线50余条,其中:内贸支线航班28条,外贸支线航班23条,班期密度达120班/周,航线网络覆盖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海关、海事、边检等联检机构进驻办公,总投入4000万元的H986机检项目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查验数据、图形可直接上传至南京海关,进一步提高了港口通关效率。近年来,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由2014年的19.1万标箱提升至2018年的35.6万标箱,增幅位居长江沿线港口前列。 二、兴化城南港区及姜堰经济开发区码头基本情况 1.兴化城南港区由兴化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采取3P模式,建设运营方为中交海洋建设,周期为2+18,建设4个1000吨级散杂货泊位、2个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1个待泊区,可形成年240万吨散杂货、10万标箱的港口通过能力,预计2020年3月份建成运营。 2.姜堰经济开发区码头位于姜堰许陆河段、与新通扬运河连接,由江苏优力博物流有限公司及姜堰经开集团旗下鑫源集团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建设2个1000吨级集装箱泊位、一个待泊区,年设计集装箱通过能力5万标箱,预计2020年3月建成运营。 三、影响以及建议 兴化城南港区主要辐射区域为兴化城区及周边乡镇,主要出运通道为上海、太仓;姜堰经济开发区码头主要辐射区域为姜堰城区及周边乡镇,主要出运通道也是上海、太仓;同时两港区相距只有50公里,有着共同腹地的竞争。目前,每年兴化市和姜堰区在泰州港的进出口量占比分别约为25%和15%,如果两港开港运营,三家港口势必会产生竞争,就会产生 “零和博弈”现象。 2019年11月6日,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与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港航分会召开了江苏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座谈会,会议就内河运输好的做法、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交流讨论。会议认为,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要考虑航道条件,在区间合理(在航道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与长江码头间距150公里左右较为合理)、经济可行的情况下,要与沿江港口形成互利、互补、共享、一体化的良性物流产业链,共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如果一味地建内河港拉支线至母港,只会分流长江码头的货源,还会造成码头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运输资源重叠损耗、政策资源浪费的现象,对地方经济和运输市场环境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为此建议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听取市政府有关工作的专项报告,推动整合全市集装箱业务: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在市级层面成立统一协调领导小组,由市政府领导为组长、市口岸办牵头、交通局、商务局、集装箱企业等单位为主要成员的集装箱港口货源整合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港区功能定位,区域协同、航线发展、生产运营等相关事宜。 二是整合港口资源。市级层面尽快出台统揽全市港口资源配置的发展纲要,按照“一城一港”、优势互补、政府推动、多方合作、市场运营的原则,实现全市集装箱港口经营一体化,凸显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对外开放“主窗口”的核心作用。将兴化、姜堰等内河集装箱码头定位为泰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辅助港、卫星港,进一步优化港口服务功能,促进港港联动,形成健康、差异化发展的港口产业服务链,全面提升区域内集装箱物流发展效能与港口整体竞争力,防止出现内部恶性竞争,更好地服务泰州市地方产业的发展。 三是促进联动发展。为加快推动集装箱港口物流建设,建议按照“合作共建、综合开发、政府推动、国资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统筹推进集装箱港口物流开发。其中:“合作共建”突出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主导地位,作为我市集装箱码头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核心,“综合开发”突出“港产城”、“港工贸”一体化整体开发,“政府推动、国资参与、市场运作”是集装箱港口物流的具体开发模式,既要保障市场在港口物流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推动港口物流事业“加快发展”、“有序发展”以及与泰州相关产业、城市“联动发展”中的作用。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王小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动整合全市集装箱码头业务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1.关于加强组织协调。市发改委已于近期组织各部门召开了加快泰州集装箱运输发展座谈会,讨论研究推动公路运输、港口及航运公司等自主成立集装箱物流行业协会,加强自律,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在有序竞争的前提下为泰州及腹地内外贸提供更为方便优质的服务。 2.关于整合港口资源。我局正在组织开展泰州港总体规划修订,进一步明晰港区功能优化和布置,规划对海企化工码头进行功能调整,与下游现有集装箱码头连片布置多用途泊位区。同时加快推进梅兰泊位改建、集装箱堆场二期、三期的建设和验收进度,不断提升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3.关于促进联动发展。鼓励集装箱物流及港口企业间加强战略合作,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物流联合体,实现合理分工、有序竞争的合作发展。通过相互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通过战略协议,实现航线合作,通过股权重组实现港口共建。 泰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