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5003
届次
四届四次
承办单位
农工办;农委
标题
推行联耕联种经营方式助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建议人
吕加太
代表意见
1、市委农工办的答复意见客观实际,有关建议措施很有针对性,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希望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兴化农业大市的宣传推广与政策支持,促进全市农业的平衡发展、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办结类型
B
内容
“联耕联种”经营方式是指在尊重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按照农民自愿的原则,破除各户承包地之间的田埂界址和小水沟,使碎片化、零散的小户农田变为成匡成片连成一体的整片农田,进行统一耕作、统一播种,而田间施肥、打药、除草等由各户自负其责,或者委托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统一田间生产管理服务,农产品归各户所有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 该经营方式已经在盐城射阳县和兴化市老圩乡部分村进行试点,其优势主要有: 1、符合中央有关鼓励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政策。“联耕联种”有利于政府引导规模化种植、有利于推进新品种的种植、有利于新的种植方式的推广、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农业服务全程化的跟踪要求。 2、增加土地种植面积。因破除了田埂、水沟等分界址,使可使用面积增加,预计可增加面积为6%左右,直接提高农民收入。 3、降低农业成本支出。如机械作业费方面不但政府有补贴,还因是规模化服务存在议价空间等。 4、缓解“双禁”工作的压力。联耕联种可以使田间耕作使用大型机械对秸杆切碎后全量还田,能很好地解决秸杆焚烧和抛弃的行为。 5、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目前农村空心化 农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农户又存在“惜地”,不愿意流转的情况。联耕联种后,农户田间作业主要集中在生长期的低强度养护过程,可以缓解农田大忙时,青壮劳动力缺乏的状况。 6、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联耕联种能够克服过去农户单种时用种不同,扬花授粉期不一或相互影响的问题。实行标准化种植,吸引粮食经销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推行联耕联种经营方式实施建议: 1、坚持“因地制宜、群众自愿、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的实施原则。联耕联种作为一个新事物,其推广过程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不搞运动式推广,要先易后难,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组作为实行联耕联种的试点样本,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联耕联种会逐步由农户“联种分管模式”向“联种统管模式”发展。 2、注重宣传引导工作。农民是否自愿的关键是其自身的实际效果。有关部门在试点的基础上,要做好单种与联种的成本收益的对比分析,通过宣传联耕联种的优势,重点化解农民怕地被收回、怕措施不实、怕效益降低、怕分配不公等心理,动员群众自愿加入,破除一家一户承包田埂,将分散田块连片成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升规模化种植效应。 3、强化试点推进的组织。联耕联种不同于土地流转种植,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来引导分散的农户与田块实行连片耕种,初期的重点在自愿破埂连片,在明确农田界址上采取打洞灌注石灰桩的办法,以备农田界址的长期确认,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建议由政府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明确实施计划、推行方法、配套措施等。有关乡镇重点牵头组织,由村两委会具体实施,把各村、组破除田埂作为优先解决的问题。在连片的基础上跟进后期配套服务内容。 4、研究制定联耕联种激励政策。一是要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如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资源开发项目、土地复垦项目、高效农业项目等要向试点村倾斜,切实将联耕联种田块所需要的道路、水利、电力等设施配套到位。二是要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推进联耕联种的重要载体作用,加强对其政策扶持和信贷支持,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三是各涉农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鼓励支持新型方式的推进,加强对农村基层组织的经营信息和农业技术的及时指导,促进我市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市委农工办关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Ya2015003号建议的答复函 吕加太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联耕联种经营方式助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破解土地零碎化、机械作业效率低、农忙用工多、优良品种普及率不高等农业生产难题,实现土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效益最大化,我市基层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加大改革力度,探索了不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兴化市老圩乡等地试点并推广的“联耕联种”经营模式,通过化零为整增加了耕种面积,有利于秸秆全量还田,减少了施肥成本,提升了粮食产量和品质,提高了机械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为我市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一步,我们将因地制宜,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服务措施,加大“联耕联种”等多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推广工作力度,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开展确权登记,夯实“联耕联种”工作基础。根据中央、省部署,市委市政府决定,我市今年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70%的工作量,明年基本完成。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切实解决承包地四至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确“实”权颁“铁”证,让农户吃上“定心丸”,可以进一步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向规模经营集中,为“联耕联种”的推广打下坚实工作基础。 二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营造良好舆论导向。通过媒体宣传、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指导农户算好对比账,让群众直观感觉到联耕联种的好处,引导农户自主决定适度规模经营形式,积极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 三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经营能力。围绕培育和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我市大力发展以农户为主的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地股份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培育发展一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联耕联种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形成具有泰州特色的规模经营新模式。同时加大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机手、合作组织负责人等新型农业经营培训力度,大力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和经营水平。 四是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农民种田全程无忧。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步伐,不断扩大农户覆盖面。积极扶持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及乡镇技术服务部门人员发起组建合作社,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农户共同创办合作社。以植保服务和集中育供秧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细化分工,支持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构建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行 “农机+植保”综合服务或全程社会化服务,提升大面积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率,力争规模种植及家庭农场基本实现全覆盖。 五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办证后,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整合高标准农田、高沙土治理、高标准粮田和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一批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做好耕地质量监测、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和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档次和水平,满足规模化经营中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需要。做好沟通协调,帮助做好项目上争,尽最大努力向试点地区倾斜,全市新增高标准农田12万亩。 六是做好良种良法推广应用,提升农技服务水平。抓好农作物新品种引进试验、展示示范和主推品种推荐,引导农民种植优良品种,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联系,发挥泰州农科所、泰州农业科技培训学院作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熟化落地。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进农业优新品种主体化、高新技术普及化、高效模式多元化。继续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械条(匀)播配套栽培、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安全高产配套栽培和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共泰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5年6月15日 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姓名: 王圣华 是否已面答:是 联系电话:8683953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