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7009
届次
五届一次
承办单位
发展改革委;环保局;泰兴市政府;高港区政府;靖江市政府
标题
关于加快沿江生态岸线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曾瑞祥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去年4月,中央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省党代会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调,推动沿江两岸现有产能提升、有序转移,腾出高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空间,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让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长期以来,我市96公里长江岸线一直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地,但在个别地区存在过度开发、违章占用、搭建、低水平开发等现象,根据省水科院卫片监测对比成果,2015年与2014年相比,除少数办理了相关占用手续,沿江滩地仍有多处违章占用现象。为此建议: 一、市级层面制定沿江开发建设规划。按照开发现状及自然禀赋,科学划定生态区、限建区及适建区。细化生态区建设方案,以葱郁苗林、阡陌良田和悠悠河滩为依托,打造沿岸生态大走廊。 二、加大违章建设查处力度。市公安、法院、水务等部门联动,对违章建设的鱼池、仓库、板房等集中整治,拆违还水、还滩,修复生态。 三、有序推进生态节点工程实施。选择示范效果好、幅射功能强的地域,逐步推进沿江生态岸线建设,并将其列为生态市创建重点项目,市政府安排以奖代补资金,通过三~五年的努力,真正让良好的生态成为全市沿江地区的优质品牌和核心竞争力,让“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州发展改革委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jy2017009号建议的答复函 曾瑞祥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沿江生态岸线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沿江开发建设规划的建议 2016年11月,《泰州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正式颁布实施,我市沿江共划定了引江河调水口水源保护区、泰州市三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江蟛蜞港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泰州春江省级湿地公园、长江(高港段)重要湿地、长江(靖江市)重要湿地、天星洲重要湿地、江心洲重要湿地、长江靖江段中华绒鳌蟹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9个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生态红线区域。 2014年,我市出台了《泰州市沿江转型升级规划》,规划提出以生态红线区域分布为基础,构建包括“两横两纵四片”生态主骨架以及若干生态廊道构成的生态格局。两横是指长江和新通扬运河水生态走廊。其中,长江生态走廊承担饮用水水源和重要水生生物保护等功能,重点加强生态岸线保护,促进沿江生产生活与长江保护相协调,合理开发利用洲岛。 我市沿江各市(区)十分重视沿江开发与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靖江市开展了长江岸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规划研究;泰兴市划出8公里长江岸线建设永不开发区,高标准、高水平编制永久不开发规划,并对《泰兴市沿江一体化开发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沿江一体化开发总体规划;高港区编制了沿江生态保护规划。 下一步,我市将严格落实习总书记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严把项目审批关口,实行差别化管理,在生态红线一级管控区内,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建设;在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二级管控区内,禁止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同时依托生态红线区域,加强沿江生态建设,构建沿江生态大走廊。 二、关于加大违章建设查处力度的建议 靖江市制定了《靖江市沿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于码头建设不符合相关规划、没有依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未依法获得港口经营许可证、未得到海事管理机构批准、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不符合饮用水源地保护或生态红线管控相关要求等六种情况的沿江码头,采取关停并转、限期整改、搬迁整合、回收补偿等有效方式进行整治,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泰兴市对长江沿线实施退渔还湿工程,将所有零散鱼塘、农家乐、小船厂全部收回,恢复沿江湿地自然风貌。高港区对低效利用的岸线进行了多次专项整治,关停了小船厂7家,小化工5家,同时又对沿线的一些散杂码头、生活码头进行了清理,搬迁了渔船停靠点。 下一步,我市将强化长江岸线和沿江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整顿沿江排污口和重污染企业,严格控制水、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和总量,逐步调整一切与长江生态保护不符的开发功能。推进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优化,全面排查长江干流及入江支流排污口,对不满足水功能区管理要求和影响取水安全的排污口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取消。统筹规划沿江岸线资源,科学划分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进一步加大为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的保护区、保留区岸线保护力度,实施长江岸线及洲岛岸线开发总量控制,岸线开发利用率逐步降至50%以下。 三、关于有序推进生态节点工程实施的建议 我市沿江各地高度重视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岸线资源的合理开发。靖江市围绕生态保护区、城市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绿色走廊保护区建设要求,配置四类保护区空间布局,提出三分之一未开发长江岸线的功能区划方案,有效保护岸线原始风貌,提升原始岸线的生态保护水平。泰兴市结合长江岸线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科学规划生态岸线、生活岸线和生产岸线,强化岸线保护利用,提升岸线利用效率,最终在长江岸线建设形成大面积的生态绿化,集防洪、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形成具有泰兴特色的都市沿江生态廊道景观。高港区把6.4公里长江岸线调整为生活生态岸线,建成了集湿地保护、旅游休闲、科普宣教于一体的生态湿地公园。 下一步,靖江将利用江阴大桥与牧城公园之间的2公里左右长江岸线建设滨江新城城市阳台,其中包含规划面积2000亩的滨江湿地公园,作为未来30年靖江对外的主要展示窗口。泰兴市将加大天星洲1.79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的保护力度,强化湿地修复和综合治理,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未来3年虹桥镇将投入约5000万元建设13.7万平方米虹润湿地公园,滨江镇投入约5000万元在南部和北部各建设80亩和150亩的湿地公园,济川街道投入约4000万元建设三阳湿地生态公园,使部分退化湿地得到恢复。高港区将把生态保护和修复摆在压倒性的位置,贯彻落实沿江生态保护规划,打造绿色、自然、魅力的滨江生态保护带,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的好去处。 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