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20168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教育局;
标题
关于尽早成立泰州大学,提高泰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建议
建议人
叶平
代表意见
满意
办结类型
C
内容
地级泰州市成立以来,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目前全市共有7所大学,其中本科学校5所,分别为泰州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专科学校2所,分别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从总体看,泰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然严重滞后于全省其他兄弟市,滞后于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本科学校中,仅有泰州学院是公办院校,是在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成立的,不能算是一所综合性大学。 决定一座城市高度的不是摩天大楼,而是高水平的大学。为此,建议尽早成立一所综合性大学—泰州大学,主动向国内高教强市对标看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扬长补短,提高泰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同时也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集聚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保障。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市教育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jy2020168号建议的答复函 叶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尽早成立泰州大学,提高泰州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设泰州大学所需基本条件 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对大学的办学规模、学科设置、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基础设施、办学经费等方面有明确规定。根据规定,学院升格为大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学校规模和学科设置。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在8000人以上,普通本科专业20个以上,至少有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以及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且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在人文学科(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科(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二是专任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要求。专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一般应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一般应不低于100人。三是学校教科研成果。学校应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 对照条件,以泰州学院为依托的本科高校仅部分具备成立大学的条件,在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生培养规模、师资力量、教学及科研成果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组建泰州大学的条件还不成熟。根据省教育厅和相关专家的意见,筹建省属泰州大学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推动泰州学院升格为省属公办本科院校(或省市共建高校)。第二步,在成为省属高校的基础上,经过几年发展,积极创造设立大学需具备的条件,待条件基本具备时,再全力筹建高水平综合性泰州大学。 二、本科院校整合方案 推动泰州学院升格省属公办本科院校,首先必须要将我市有关本科院校进行整合。市教育局在前期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三个整合方案。 方案一:“泰州学院+南师大泰州学院”。从操作层面来说,操作难度小,泰州学院是市属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是省属高校,两校同属省内高校。且两校学科专业相近,整合后利于做强同类学科,可以建成为文科特长的高水平院校。 方案二:“泰州学院+南理工泰科院”。两校共用一个校园,学科互补,整合后文、理、工三大学科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学科门类基本齐全,可为筹建泰州大学打下坚实基础。难点是南京理工大学隶属国家工信部,是部属高校,校地双方沟通难度大。 方案三:“泰州学院+南师大泰州学院+南理工泰科院”。三校整合转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创办成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校,成为未来泰州大学的雏形。与此同时,也一并完成了两独立学院的转设。但沟通协调的难度可能更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创办省属公办本科高校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统筹协调指挥各项创建工作,制订工作任务和序时进度,明确职责分工。二是再次调研高校整合方案,形成可行性方案报市委市政府研究,尽快确定高校整合路径和方式。三是争取上级支持,将我市创办省属公办本科高校这一目标列入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泰州市教育局 2020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