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20231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发展改革委;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保障局
标题
大力发展“康养+” 打造经济增长点
建议人
郭余庆
代表意见
满意
办结类型
B
内容
我市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养老形势严峻,需求层次多样,全社会“健康老龄化”产生的巨大刚性需求亟待满足。其次,发展康养产业也是医药高新区调结构的必然要求。康养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从而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完善程度。再次,发展康养产业还是转方式的必然要求。健养产业是增长性和可持续性更为强劲的产业,通过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可以助推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后,发展康养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康养产业属于健康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能推动体育、卫生、旅游、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产业的有机融合,能对众多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强劲的带动效应。 为此,建议: 一、将康养产业定位为我市医药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建议明确健康与养老产业的战略地位,统筹规划、统一部署。 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抓好政策督促落实。目前,国务院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康养产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产业子领域专项政策,督促政策落实、落地。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指导地方结合实际进行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设立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引导,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鼓励条件成熟地区先行先试;以医疗资源为保障、以规范标准为基础,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融合,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新标准。 三、把“医养结合”作为发展康养产业的突破口。借鉴国外做法,逐步推广“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议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健全健康保险体系,发展护理保险,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将养老机构所设医疗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采取远程医疗、委托管理、健康管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人和孤独单年轻人的服务能力,提供多样化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有力推动建立“医养结合”体系。 四、重视康养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人才是康养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当前,康养产业亟需的专业人才极为匮乏,直接制约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壮大。建议充分利用泰州学院和泰职院专业培育人才基础,重视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泰州康养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保障。 五、设立医药高新区康养产业发展实验区。为更好地促进康养产业发展,赋予实验区一些先行先试的相关政策,形成以区内优势产品和服务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为实现康养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推动泰州康养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郭余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康养+’ 打造经济增长点”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健康养老服务工作,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一是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泰政办发[2018]9号),明确将护理院、康复医院、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等医养结合机构纳入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协议管理范围,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多家护理院纳入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2019年9月开始,市区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市区护理院、养老机构及居家上门护理机构可按要求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定点照护机构,为重度失能参保人员提供自主选择居家照护或者定点照护机构服务。二是市民政部门制定发布了《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首个省级地方标准,为医养结合步入标准化服务、规范化运作、程序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了“引医入养”与“引养入医”的结合。并在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方面积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在市社会福利中心设立国医馆,为老年人提供针灸、推拿、足疗、艾灸等中医理疗服务。三是医药高新区制定出台了《泰州医药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提出将医药健康产业作为泰州医药高新区的支柱产业,园区实施“二次创业”的核心动力,突出东部康健医疗区建设,以此推动全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扎实开展工作,大力推进健康养老产业加快发展。一是明确产业定位。在组织编制“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时,明确把康养产业定位为我市医药健康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方向。同时,结合编制国土空间利用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按照打造“一核三极三城”市区高端服务业聚合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项目的规划布点和合理布局,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加大土地定向供给力度,优先保障重大医养健康产业项目落地。二是强化政策创制。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健康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政策支撑。强化财政支持,设立医药健康产业扶持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向重点产业、高端健康服务、公共健康服务等领域集聚。加大直接扶持、事中事后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力度,支持医药健康重大项目建设和产品研发。三是大力推进“医养结合”。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顺应国家医药采购政策变化,充分发挥医药营销人才资源优势,转型发展康养产业。对其中符合养老机构资质条件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建设、运营补贴和其他政策扶持。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家庭延伸,支持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密切的医养结合关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检查、指导和管理等健康服务。四是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围绕康养事业人才需求,组织全市康养事业用人单位赴全国各大医药院校招聘,吸引优秀毕业生来泰从事康养产业,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护理员落实一次性入职奖励。充分利用泰州学院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资源,为我市康养事业发展培育所需人才。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工程,计划3年内共培训3000名养老护理员和失能家庭护理人员,建设5家以上养老服务实训基地。 作为新兴健康服务业态,康养产业的加快发展,必将推动体育卫生、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必将对上下游产业发展产生强劲的带动效应,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