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8151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海陵区政府;旅游局;民宗局;卫生计生委;文广新局;文旅集团
标题
关于打造泰州新特色街区的建议
建议人
崔国庆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泰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有的老街、稻河古街等街区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泰州的传统街区建筑、商业业态、生活习惯等,但存在着体量小、生活气息不浓厚、修复成分偏多、特色不充分等缺点。为了真正反映泰州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泰州历史街区生活场景,突出特色,建议打造三个新的特色历史街区。 1.利用邑庙街地块,打造“国医养生”街区。目前,邑庙街中医院已经搬迁,留下足够空间。建议探索市场化方式招商引资,依托老中医院、国保单位城隍庙,打造融针灸推拿、刮痧按摩、熏蒸食疗、国医药房、膏方药酒等一体的大健康产业特色国医养生街区。 2.利用税务街,打造“慢生活”街区。沿着税务街辐射“吧文化”的钟楼巷街区,“官宦府邸”的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明园明宅”的乔园街区,“特色小吃”的十胜街区,全盘承接“夜游凤城河”下游产业链,构建“夜吃、夜娱、夜宿、夜购”新空间,让游客体验真正老泰州的“慢生活”。 3.以南山寺、光孝律寺为核心,打造“吉祥文化”街区。南山寺西侧地块由蓬莱巷、乌巷、荻柴巷、玉带河组成。建议以南山寺为核心,建设“吉祥文化”商业旅游街区。其中以“石氏宗祠”为据地,成立泰州姓氏文化研究会,让游子寻根,找到乡愁的记忆;修复香港大学第11任校长、东南亚侨领王赓武先生(今年88岁)祖宅,做好泰州特产“大学校长”的吉祥篇章;扩建福善庵,结合千年柏、古银杏、净因寺、南山寺做好宗教长寿的吉祥篇章;修缮文保单位育婴堂,展示泰州百年社会慈善事业,做好博爱泰州的吉祥篇章。利用光孝寺至体育场地块,建设泰州籍名僧纪念馆;扩建崇儒祠建设“泰州学派”展示和研究中心。修复关帝庙,深入挖掘泰州明清儒商“忠义、诚信”故事,打造吸引八方名人商贾的“财神”庙,与东侧“古准提庵”结合,形成独具泰式民居建筑风格的佛教新景点。修复文保单位新安会馆、茶王庙,展示以胡氏家族为代表的在泰徽商(茶商)数百年的商业史。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 泰海政办函〔2018〕33号 海陵区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jy2018151号建议的答复函 崔国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泰州新特色街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古城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整,历史街区特色鲜明,以此为基础打造具有泰州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建设历史街区、加快老城复兴,我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配合市相关部门,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推动本建议精神落地落实。 一、精心打造“国医养生”街区。邑庙街是我市今年计划实施的“三河三街区”工程之一。2017年底,市政府责成市规划局对邑庙街区规划建设事宜开展调查研究,并于今年4月两次听取邑庙街区规划建设方案汇报。根据初步方案,城隍庙将按原有规制扩建到位,夏家汪将与东玉带河实现联通,沿河、沿邑庙巷将启动南北向文化走廊建设。 同时,市卫计委结合文化走廊建设,深入实施市中医院西院区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以“国学文化”为先导,国医国药为核心,“民族民俗文化”为辅助,养生膳食、养生保健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特色国医养生街区。一是对中医院西院重新规划设计,增加养老养生设施、设备,营造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氛围;二是加强针灸、康复、理疗、老年病、康复、治未病与营养专家团队配备,充实急诊急救、内外妇儿等综合诊疗技术团队,提升中医养生养老服务水平;三是拓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功能,开设国医大师、名中医特需诊疗,举办国学、国医、国药系列讲座,实施中医美容养颜、祛斑减肥、“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项目,研发引进养生膳食、茶饮、膏方、药酒、药枕等品牌产品,积极策应并推动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 二、优化提升“慢生活”街区。我区高度重视并做好税务街“慢生活”街区建设工作。早在2013年,我区就启动实施钟楼巷改造工作,重点对巷内道路、下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修缮,丰富街巷商业业态,提升就业创业水平,造浓街巷“吧文化”氛围。2015年,钟楼巷被苏浙沪皖四省旅游局评为“长三角城市群‘岁月余味’体验之旅示范点”;2016年,在钟楼巷成功举办“首届水城古巷慢吧节”。截至当前,钟楼巷已发展成为集休闲文化、美食文化为一体的特色街区。 坐落于税东街南侧的八字桥街区,是我市今年计划实施的“三河三街区”工程之一。八字桥街区始建于南宋,明代以前就是州城贸易中心。新整治规划拟围绕恢复明清家居风格,以游客体验和原住民感受为核心,实施街巷立面整治以及道路、下水等基础设施改造,开发茶馆、书场、民宿、手工业创意店铺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八字桥慢生活特色街区”,为税务街街区建设提供支撑。 同时,市旅游局、文旅集团将以“凤城河风景区提升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拓宽“桃花节”活动载体,举办乔园古琴演奏、祈福等特色活动,提升柳园“泰慢”城市书房建设内涵,推动城河建设与老城复兴有机融合,将古城“慢生活”文章做深做足。 三、做特做强“吉祥文化”街区。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在优化南山寺、光孝寺建设的基础上,先后建成并开放道教管王庙、佛教北山寺等宗教场所,并对准提庵、福善庵进行修缮,打造光孝寺“最吉祥殿”、南山寺“佛骨舍利塔”品牌、以及北山寺“卓锡泉”、福善庵“百岁老人”、管王庙“道教音乐”文化,推动宗教典故与“吉祥文化”有机融合。 今后,我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吉祥文化”建设为目标,积极与市级部门对接,加快关帝财神庙、都天行宫等宗教场所的回收和开放进度,推动北山寺、管王庙与稻河古街区功能相融,促进光孝寺、南山寺、准提庵、天主教堂与凤城河风景区一体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双提升。 同时,结合老城改造建设,做好福善庵和雷祖殿移建工作,修缮育婴堂、石氏宗祠等文保建筑,打造地域特色宗教文化,打响“泰州最吉祥”文化品牌。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建议我区将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积极研究并加以采纳,并细化为推进街区特色发展的务实措施,为打造城市特色、推动古城文化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11日 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姓名:徐伟 是否已面答: 联系电话:86222226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