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8033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农工办;
标题
关于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挂钩帮扶效果的议案
建议人
时育龙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项富民惠民的实实在在的举措。近年来,我市的挂钩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客观上讲还存在一些问题。 1. 没有真正的摸清底数。薄弱乡镇和薄弱村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考核指标,有关的主管部门要真正摸清底数,不仅看数字、看报表,更要走基层,访基层,把真正需要帮扶的乡镇和村排找出来。 2. “一窝蜂”地帮扶。很多的挂钩帮扶单位习惯于组团式的“一窝蜂”地到乡镇到村进行帮扶。热热闹闹地来又热热闹闹的走,难免有时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乡镇、村、老百姓的基本情况都没有能够了解清楚。有的只满足于拍个照片,发给“APP”。 3. 帮扶形式比较单一。很多挂钩帮扶单位满足于每年给薄弱乡镇、村一点资金,一年到头都没有到乡镇、到村一两次。甚至有的单位不仅没有资金帮扶,连到乡镇、到村都很难得,使这个好政策落了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要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与困难群众同甘苦、齐奋斗、共打拼,确保75%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为此建议: 1. 真正摸清底数。把薄弱乡镇薄弱村进行认真梳理,符合“改薄”条件的要退出,不符合的还要纳进来,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就像现在对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公示一样。 2. 要明确帮扶目标,整合帮扶资源。薄弱乡镇、村的帮扶,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的脱贫一定要明确目标,理清责任,哪些是应该乡镇村负责的,哪些应该是帮扶单位负责的?几年“改薄”、“脱贫”?都要规划清楚。同时,要把挂钩帮扶活动与“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有机结合,形成拳头,提高帮扶实效。 3. 要加强跟踪督查。市政府要加大对“挂钩帮扶”的跟踪督查力度,力戒“形式主义”,力戒“一窝蜂”。不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上传“APP”,要督促帮扶单位深入基层、了解实情、访贫问苦,在资金帮扶的同时为薄弱地区多出点子、多出实招,采取各种又好又快的措施,实行薄弱乡镇、村“改薄”“脱贫”。市政府在跟踪督查中,也可以出台专项考核方案,纳入到单位部门全年的绩效考核当中去,让基层讲话、让基层打分,以便使“挂钩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ya2018033号建议的答复函 时育龙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挂钩帮扶效果的议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前提基础是精准识别。为了全面摸清摸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情况,2015年底,根据各市(区)上报的村级经济年度报表,我们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在征求各市(区)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苏中地区的实际情况,我市确定经济薄弱村的标准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35万元。2016年初,按照这个标准,各市(区)组织核查、上报,对全市665个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并组织实施了挂钩帮扶。其中泰州市级机关130个部门(单位)挂钩黄桥老区及兴化里下河地区94个经济薄弱村,其他的经济薄弱村要求由市(区)、乡镇有关部门进行挂钩帮扶。 2017年,各挂钩帮扶单位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在2016年的基础上,加大力度,精心组织,履职尽责,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各帮扶村上报数据统计,截止2017年12月31日,130个挂钩帮扶单位两年来共落实各类帮扶资金6859.58万元,其中2017年落实4186.1万元。到2017年底,挂钩帮扶的94个村已有31村达到了35万元,3613户5577人实现了脱贫,帮助32个经济薄弱村落实了增收项目。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挂钩帮扶工作也还存在一些明显不足。一些单位的帮扶形式比较单一,简单认为只要给点资金就能解决问题;也有些单位走村入户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满足于信息传了、照片拍了,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还有极少数部门特别是一些企业和垂直部门以种种理由推卸帮扶责任,无资金、无项目;另外,一些扶贫产业项目、帮扶措施未能与群众脱贫需求精准对接,真正能带动村级增收和农民致富的项目还不多。通过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有52个单位没有完成当年出资任务,占40%,其中机关单位(部门)19个,高校院所3个,企业垂管单位30个。还有极少数单位两年零出资。目前挂钩帮扶村还有63个村没有达到35万元, 2194户3726人没有实现脱贫,62个村还没有稳定的增收项目。同时,也有部分经济薄弱乡镇主要负责人脱贫主体责任不明确,有的基层干部存在畏难情绪,部分经济薄弱村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思路不清晰,工作不主动,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还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牵头协调、跟踪督查工作,加强工作调研,进一步摸清底数,细化帮扶目标,特别是发挥好“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运用系统对部门帮扶工作的全程监管工作功能,有力推进帮扶工作,确保挂钩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确保经济薄弱村能够如期实现脱贫。 一是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责任。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同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5月8日,市召开了全市扶贫工作会议,会上市与各市(区)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下发了《泰州市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责任清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扶贫责任。按照“两个全覆盖”(每一个经济薄弱村都要有帮扶部门,每一户低收入农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帮扶责任,明确“不脱贫不脱钩”。切实加强对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建设,拓宽党组织带头人来源渠道,继续选派第一书记,将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的人员调整充实到经济薄弱村担任党组织书记。 二是进一步做好比对和核查工作。针对2017年动态调整情况,结合“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运行,进一步强化精准识别,及时与相关部门对接做好信息比对和核查工作,确保信息准确、程序规范。 三是加大经济薄弱村扶贫项目的扶持力度,做好“造血”功能。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鼓励和调动各级政府和部门增加投入,通过市、市(区)、乡镇以及挂钩帮扶部门的协同努力,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村级增收的项目,充分发挥市级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做好经济薄弱村的项目建设。目前首批22个项目已经完成评审,正在组织实施。力争在年内建成一批既效益明显、风险可控、促进村级集体增收,又带动低收入农户增加收入的项目。 四是进一步完善机关部门挂钩帮扶考核办法。不断完善“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功能,充分发挥系统监管作用,加强对挂钩帮扶单位和责任人走访情况、落实措施、帮扶成效进行实时动态管理,把低收入人口的识别、比对、脱贫的审核流程全部纳入系统,确保监管的全覆盖。 中共泰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8年5月30日 单位负责人:朱应才 联 系 人:朱叶翔 是否已面答:是 联系电话:86886163 抄 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