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5037
届次
四届四次
承办单位
泰兴市政府;
标题
扶持泰兴银杏产业
建议人
谢翠斌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泰兴市拥有银杏树630万株,银杏围庄林面积20.2万亩,银杏苗圃面积3000亩,年产干青叶2000吨以上。随着银杏产业的持续增长,白果价格一路下跌。像今年白果价格只有0.5元/斤,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果农种植银杏的积极性,社会流传“大树不打花小树等着扒”的负面影响,显赫时的银杏产业成了光地无人问津,视若敞屣的“夕阳产业”。到了收获的季节,大量成熟的白果无人采摘,任风吹雨蚀,自然脱落,最终被当成垃圾处理。名闻遐迩的“银杏之乡”美誉将成为历史。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几点建议: 1、加大扶持,重点突出。银杏产业是一个长效产业,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由市绿委办组织,市农发金支付,对音信种植,银杏经济林实现以资代补,补贴额反不低于粮食直补; 2、市政府对银杏深加工企业给予一定的倾斜,培育龙头企业,力争把小的做大,大的增强,在银杏种皮、米、叶、花、材等方面开发上力求更大突破。 3、搞活产品销售。在市银杏协会的基础上,组件银杏经纪人协会,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活化营销策略,努力提高“泰兴白果”在国际、国内市场份额。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关于泰州市四届四次人大会议 第37号建议的答复函 谢翠斌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扶持泰兴银杏产业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银杏热”,银杏树的数量、白果产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我市常年银杏产量已1万吨左右。由于深度加工开发滞后(年加工仅500吨左右),白果已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现象,价格一路走低,严重挫伤了群众发展银杏产业的积极性。 为提高银杏经济效益,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改过去单一以结果银杏,向发展材用、叶用、绿化苗木用银杏方向转变,以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二是抓好宣传推介。在交通主干线、新闻媒体、城市建设、文化美食等方面植入银杏元素,利用每两年一届的中国·泰兴银杏节和各类宣传载体,大力宣传银杏文化、食用方法、药用保健价值等,引导更多的社会群众关注银杏、食用银杏、保护银杏、开发银杏。三是抓好深度开发。推进银杏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加大新产品生产科研攻关力度,力争开发出科技含量高、与银杏产业关联度大的新产品。帮助企业积极开展项目上争,加大对消耗白果数量多、消费带动强的加工企业、餐饮企业、销售单位的扶持力度。四是抓好市场营销。2014年,我市建成了京东、1号店和淘宝天猫泰兴特产专营店,与市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构成了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我们将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采取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银杏经纪人协会作用,进一步拓宽银杏及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银杏产业经济效益,真正把银杏产业开发成为全市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泰兴市人民政府 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