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20237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民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保障局
标题
关于提高全市养老保障能力和水平的代表建议
建议人
陈坚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问题: 我市养老工作主要面临如下问题:一是居家上门服务水平不高。从业人员上门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理念不强。二是养老机构运行质态不佳。公办养老机构专职人员配比不足,服务质量不高。三是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进入居家养老服务的志愿者大多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四是养老金保障水平偏低。保费收缴困难、缴费补贴吸引力不强、养老金增长不合理。 建议: 一是构建养老服务良性运行机制。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力度。根据服务开展情况,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受益人群。加大社会专业力量引入力度。推进敬老院公建民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落实税收、土地优惠政策和行政收费减免政策。 二是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出台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对现有养老机构进行排查,撤并一批安全隐患多、服务供给弱的养老机构,建设一批覆盖面广、功能完备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提高居家上门服务水平。用好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对上门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跟踪问效,推动养老服务精准化、便民化。 三是推进医养康养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试点医保结算向养老护理领域开放,减轻财政压力和个人家庭经济负担。推动医疗闲置资源转型为养老护理院,鼓励养老服务机构与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对接,通过建立对口支援、双向转诊机制。探索建立困难老人照护保障制度,针对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服务补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时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四是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和社会办培训机构增设养老服务专业课程,健全考评奖励制度。引导老党员、低龄健康老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建立志愿者服务积分制度、服务登记制度。 五是提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建立健全保障水平适度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机制、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缴费档次和政府补贴调整机制,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州市民政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jy2020237号建议的答复函 陈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全市养老保障能力和水平”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泰州是全省老龄化程度较高和老年人口较多的地区,截至2019年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2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6.3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4个百分点,呈现基数大、寿龄高、空巢化等特点。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我市持续扩大养老有效供给,不断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一是养老政策日益完善。出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建立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长期照护保险等制度,形成了养老保障体系的政策组合拳。二是养老设施不断健全。全市建成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护理院等养老机构151家,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7个,城乡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82个,养老床位总数53261张,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0.3张。三是养老能力持续提升。建成“泰有福”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组建养老服务联盟,荣获全市改革创新奖一等奖。建成8000平方米的市老年活动中心,荣获全市首批骏马奖。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惠及16.5万居家老人。但诚如您所言,养老工作仍然面临着居家上门服务水平不高、养老机构运行质态不佳、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养老金保障水平偏低等问题,迫切需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短板、精准发力,继续提高养老保障能力和水平,让全市老年人共享美好生活。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建议针对性都很强,对我们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养老政策支撑。支持社会资本投身养老领域,对不同社会主体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实施同等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等政策。改革农村敬老院运营方式,鼓励实行服务外包。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和水电气热居民价格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撤并一批安全隐患多、服务供给弱的养老机构。到2022年底,每个市(区)至少建有3所覆盖面广、功能完备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二是提升居家养老质量。拓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范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对象范围扩大到高龄、空巢、独居等老年人,引导老年人优先选择居家养老。依托“泰有福”养老服务平台,建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养老服务组织服务能力、运营状况、管理水平的监管,以科学考核促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质量的提升。加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技能,对于技能性较强的服务项目实行持证上岗。 三是推动医养深度融合。健全完善市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待条件成熟时在全市全面推开,实现医保结算向养老护理领域开放,减轻个人家庭经济负担。鼓励和引导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协议合作、服务外包、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养老机构中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与签约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完善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养老服务券制度,为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或者签约委托亲友、邻里服务提供支持。 四是建强养老人才队伍。发挥泰州技师学院、泰州高职院、扬子江技工学校等大中专院校教育优势,有计划地增设如社会工作、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保健、心理咨询等涉老类专业课程,为市场培养更多的养老专业人才。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加大志愿者培训力度,探索“养老储蓄银行”,建立养老服务人员及志愿者未来享受养老服务优先或优惠的机制,为养老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五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和待遇确定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逐步将全市最低缴费标准提高到每年1000元,最高缴费标准提高到每年8000元以上。适时调整缴费补贴政策,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适当增加缴费补贴额,引导城乡居民主动选择高档次标准缴费,实行多缴费、长缴费,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 谢谢您对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泰州市民政局 2020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