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6061
届次
四届六次
承办单位
环保局;水利局;兴化市政府
标题
关于将大纵湖等纳入泰州生态名城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仇党玉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现状:大纵湖位于兴化西北部,与盐城交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兴化占湖区总面积的一半。几年前开始退渔还湖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湖面平整,但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投入不够,动力不足。 事由:前期,通过代表小组活动调研。 建议:一,泰州市政府从建设全域生态名城的高度,将富有湿地保护价值的大纵湖列入建设规划。 二,立足泰州,将兴化西北部地区视同泰州的大氧吧、后花园,在生态修复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借鉴沙家浜的经验,推出人无我有的项目,营造特色,向外宣传。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环函﹝2016﹞48号 泰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 第jy2016061号建议的答复函 仇党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大纵湖等纳入泰州生态名城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里下河地区湖荡湿地历史及现状 兴化市湖泊湖荡早期为天然湖泊湖荡,可自然调蓄,以生产芦柴和捕捞业为主。20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对粮食产量的片面追求,从湖荡周边开始围垦,种植粮棉,形成了部分农业圩区。20世纪80年代,为挖掘资源潜力,加快发展苏北,振兴里下河地区经济,提出了里下河地区农业资源开发建议,湖荡地区要重点开发水产、水禽、水生植物、耐水林木,再一次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湖运动,湖荡功能逐步变为以养殖业为主。围垦的面积也从原来的零星分散,转而集中大面积围湖,致使湖荡面积急剧减少。目前,兴化市湖泊湖荡在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的历次开发利用中,自由水面已基本消失,已到了“有湖不见湖”的状况。 二、围绕大纵湖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 2012年兴化市对20个湖泊湖荡规划退圩还湖,编制了《里下河湖泊湖荡(兴化市)退圩还湖专项规划》,2015年7月,该《规划》经省政府批复实施。退圩还湖实施后,兴化市20个湖泊湖荡将恢复自由蓄水面积153.316平方公里,形成堆土区51.175平方公里。第一批兴化市主要启动了大纵湖、得胜湖、平旺湖(一期)退圩还湖工作,目前大纵湖已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实施退渔还湖工程。重点实施了围网拆除和湖面整治、湖体生态清淤、生态湿地修复工程,对湖区352户养殖户全部拆除围网,19800多亩养殖水域全部退出养殖。二是组织湖区清淤。组织对湖区的淤泥进行清理,共清理淤泥及围埂土方约495万方,新增4000多亩用地(4000亩土地中的1000亩用于植树造林,其余3000亩用于农业种植)。三是推进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在大纵湖西北部建成3000亩生态养殖示范区,区内实施生态型水产养殖模式,减少传统养殖模式对环境的危害。四是打通活水通道。在湖区退渔还湖的基础上,新开辟两条南北长500米、东西宽100米、深约1米的活水通道,为湖区通航和今后推进旅游项目开发打下了基础。 三、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打算 一是根据泰州建设生态名城的要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大力推动大纵湖生态修复工程。二是开展绿色考核体系试点工作,在兴化西北部6个乡镇试行差别化考核,调整生态环境和GDP考核比重,充分调动兴化西北部乡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退圩还湖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加强湖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制约大纵湖绿色发展的交通瓶颈。四是因地制宜打造富有水乡特色、湖荡风光的兴化西北湖荡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招引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湖荡旅游开发,用旅游开发推动生态修复,带动湖区走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绿色发展道路。 泰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6年5月23日 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姓名:刘朝霞 是否已面答:是 联系电话:8619559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