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8170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发展改革委;海陵区政府
标题
关于统筹解决市区服务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建议
建议人
季岚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区服务业发展缺乏整体的产业和空间布局发展规划,加之辖区内有凤城河管委会、高教园区、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等市属正处级的行政管理单位,各自拥有自己独立的发展规划,导致市区在资源配置、服务业整合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对海陵服务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海陵服务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服务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复杂。随着棚户区改造速度的加快,大量土地资源被释放,但受拆迁成本、土地规划等因素影响,服务业项目投资成本高于其他市区。随着新城建设速度加快,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陆续南移,主城区人员南迁趋势明显。同时,辖区内还有市属行政管理单位,各自拥有独立的发展规划,主城区服务业一盘棋的格局没有形成。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14.83亿元,同比增长8.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在全市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七。二是新兴服务业贡献率有待提升。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仍占较大比重,物流业、旅游业、文创产业等新型业态发展相对较慢,金融创新、信息咨询、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专业性较强的现代服务业占比偏低,缺乏有力的增长点与税收贡献。2016年全区商贸业和房地产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38.1%,其中商贸业占比近25%。三是集聚区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区现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家(城北物流园区),市级服务业集聚区2家(文化创意产业园、东部市场集聚区),对照项目集聚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在物流、文创、电子商务产业经济效益方面有待提升。 几点建议: 一是编制主城区服务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市区联动,邀请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家,高起点、高标准为主城区量身定造可操作性强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商业的合理化布局,推动服务业协调发展,逐步缩小与苏南、上海等服务业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1.优先保障服务业发展所需土地的供应。建议对国家和省出台的政策进行细化,参照福建省龙岩市国土部门出台的支持服务业发展16条,重点从服务业新增项目用地、盘活存量用地以及降低服务业用地成本等方面进行明确和细化。2.明确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商住比。在符合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给予海陵区实施服务业项目更多的自主权。特别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招引中,对商业物业自持比例较大的服务业大型业态,在符合规划技术的条件下,同意配套一定的房地产用地,并给予一个明确的商住比区间段,也可以保证土地的整体开发以及基础设施的配套,使土地价值可以得到充分显现。 三是加大对公共服务资源的支持。目前周边市区加快发展,教育、医疗等配套功能向新城迁移,建议加大对海陵区公共服务资源的支持,使海陵服务业能够获得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支撑。 四是加强协调,形成市区服务业发展合力。建议成立市区服务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由市分管领导、区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市区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建立和完善市区发展服务业工作协调机制,统筹解决市区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发改函〔2018〕68号 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jy2018170号建议的答复函 季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解决市区服务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分感谢您对我市服务业的关心。泰州市服务业发展这些年尽管在总量和占比都有很大的提高,且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3%,超过二产,实现历史性跨越,但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服务业总量规模、服务业占GDP比重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存在一定差距。服务业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相适应,市场布局不合理、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实施市、区 《服务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来逐步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特别是要把主城区的服务业提高占比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并突出大力发展商贸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和文化创意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泰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对全市的总体布局是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一组团、一全域”的发展新格局。 “一核”就是讲的中心城区,以发展商贸商务为核心。 主要包括海陵区商贸及文创服务中心、高新区商务服务中心和南部新城金融服务中心。结合市区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构想和市区一体统筹发展理念,加速市区“产城深度融合”。具体来讲: 一是依托海陵区西坝口和济川路两大商圈,以提供中高档商贸商务、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态为主,通过规划引导、业态整合和提档升级等手段,合理规划城市综合体,重点布局中型购物中心、高中档百货商场、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特色主题餐饮街区、特色休闲娱乐街区等载体。 二是依托泰州医药高新区,以周山河街区为基础,重点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数据产业及相关的金融保险、文化、体育等产业,积极发展与商务活动配套的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医疗健身等高端服务。 三是依托凤城河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泰州老街、三水湾时尚休闲街区、柳园文化街区等特色风情街区的打造,提升凤城河文商创意产业园的休闲、观光、体验等文化旅游功能。 四是依托金融服务区,招引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私募、创投、融资租赁等金融业态,集金融办公、投资分析和资本支持为一体,打造区域性、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心。 您建议中的几点建议,很有针对性,对中心城区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发展和提高发展等很有建设性。我们将积极争取市政府主导编制主城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以更大的力度统筹公共资源,平衡各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招引优质现代服务业项目,促进中心城区特别是海陵区服务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