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8092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交通运输局;
标题
关于做好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的建议
建议人
郭余庆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现状]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数千公里,随着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大规模投资,农村公路总规模迅速扩张。但目前在农村公路管养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重建设、轻管养”是农村公路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主体不尽责,资金不配套,养护不平衡,设施不齐全,执法不落实,兑现不及时等问题直接制约着农村公路管养的健康开展。 [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增强管养意识。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养责任。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管养投入。完善安保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督办检查。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jy2018092号建议的答复函 郭余庆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泰州农路现状 2003年江苏省首轮农村公路建设推动以来,十五年间,全市累计投资近83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100多公里,新改建桥梁近3500座,形成了遍布全市的农村公路体系,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县通乡二级公路、乡通乡三级公路、乡通行政村四级公路”的更高水平的“村村通”,有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了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 二、管理主体及管理体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的建设、养护工作。 根据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的精神,我市自2007年7月开始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的改革,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已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市、县、乡三级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形成了省级补助、地方公共财政供给的资金投入机制。管养体系完善,管养机制运行良好,各项管养工作正常开展。 (一)养护机制 各市(区)政府成立了由市(区)领导亲自挂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领导小组,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具体承担农村公路县道养护管理工作以及乡村道养护管理的行业管理。 各乡镇政府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辖区内乡村道养护管理。 (二)管理机制 各地公路部门成立农村公路路政大队、各乡镇交管所成立农村公路路政中队、各乡镇农路办设立专职协管人员,明确各自权责,构建路政大队总指导、各交管所具体管、各乡镇农路办参与的“三位一体、快速联动”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路政群管网络,实现了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全覆盖。 三、资金投入 (一)资金保障机制 2007年泰州市政府出台《泰州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明确各市(区)配套资金不得低于省补40%。各市(区)政府也出台了相应文件,管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明确了配套资金比例及大中修资金来源。 (二)养护大中修投入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完成县道大中修工程344公里,投入资金约4亿元。2016年以来,全市共投入约3.2亿元,实施县道养护大中修工程232公里,乡村道养护大中修210公里。 (三)安防工程投入 十二五以来,全市投资近2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近1900公里,逐步消灭了县道、乡道、镇村公交线路、校车线路急弯陡坡、临河傍水等路段的安全隐患。 四、考核机制 强化政府监督,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政府的目标考核序列。泰州市政府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与各市区人民政府签订的年度交通运输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对农村公路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各市区也把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工作纳入对乡镇(街道)的目标考核。 五、舆论宣传 (一)创建“泰美农路”服务品牌。以“四好农村路”创建为依托,按照“科学规划、一路一品、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原则,打造“泰美农路”服务品牌,提炼“服务城乡百姓出行”的核心价值观,树立“泰美农路,畅行城乡,服务发展,安全至上”的服务理念,会同旅游、广电、全市各乡镇开展“最美农村公路”评选活动,选出了靖江市植物园路等7条“泰州最美农村公路”。 (二)利用媒体广泛宣传。今年来,在各类媒体发表报道60余篇。其中,《承载百姓幸福的祥泰民生路》被《中国交通报》2017年10月第6600期3版头条采用,先后被“中国交通报”、“江苏公路”、“泰州交通”、“泰路微视听”等微信公众号转载,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今后,将根据习总书记“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的重要指示,按照部省统一工作部署,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切实消除制约我市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推动泰州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有力支撑和更好保障! 感谢您对交通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泰州市交通运输局 2018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