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5019
届次
四届四次
承办单位
民政局;发展改革委;规划局;海陵区政府;姜堰区政府
标题
将华港镇、淤溪镇划归中心城区管辖,助推城市发展提速扩面
建议人
李国平
代表意见
满意
办结类型
C
内容
关于将华港镇、淤溪镇划归中心城区管辖,助推城市发展提速扩面的议案 姜堰撤市建区后,市政府采取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共建共享等一系列的措施使姜堰区域的城市功能将明显增强(2013年开通海陵至姜堰城区公交班线),让姜堰老百姓得到较大的实惠,极大的增强了泰州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但地处海陵北郊的姜堰区华港镇、淤溪镇却因地理位置距姜堰城区较远,而海陵城区辐射功能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使两个镇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方面社会管理功能拓展相对滞后,在城市加快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成为城市区域发展的‘短板’。主要是: 1、从地理位置来看,老百姓送子女上学,生病就医不方便,因按户口华港镇、淤溪镇居民子女需到姜堰的学校就读(高中、职校、技校等)、医院就医。(新农合先到镇卫生所后到姜堰的医院) 2、华港镇、淤溪镇单位、个人去姜堰办事或姜堰管理部门到两镇指导工作,行政成本较高,影响办事效率。 3、因行政执法不到位,华港镇、淤溪镇出现了一些违章搭建,不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因不能随时到场监督检查,老百姓有侥幸心、攀比心,乱搭乱建) 4、社会保障政策的差异性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直接影响华港镇、淤溪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一是海陵区加快撤村建居的步伐,80%以上为居委会,且各类救助保障城乡一体化;二是华港还有部分村未喝到长江水) 为此,建议将华港镇、淤溪镇划为中心城区管辖,以形成以下优势:一是整合海陵、姜堰、泰州农业开发区优质农业资源,发挥各自优势,错位发展,形成特色,共同推进;二是推进城市片区基础设施的有机统一和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三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方面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利益与实惠,使城市化发展向更高的质量提升转型;四是主城区发展已直逼两镇边缘,有限的运作空间已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两镇的划入将助推主城区加快发展。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李国平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将华港镇、淤溪镇划归中心城区管辖,助推城市发展提速扩面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行政区划调整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管理效能和生产力布局的重大事项,涉及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法规文件精神,在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前期调研。在前期调研过程中要征求社会各个层面和当地老干部、群众代表的意见,必要时可采取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民意。二是方案制定。调整方案既要考虑关乎全局的战略利益,也要兼顾局部合理诉求,坚持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社会行政管理效率,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三是专业论证。由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对方案各个层面进行专业研究论证,确保整个调整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涉及乡镇区划调整的,相关县级人大常委会、政协须出具同意调整方案的决议和意见,相关乡镇人民政府、人大主席团及村(居)委会要提出意见。四是风险评估。对涉及干部群众认同感和老百姓归属感、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债权债务划分、人员安置、社会保障待遇变化等敏感问题,逐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五是申报审批。根据国务院《行政区划管理规定》,涉及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须报省政府审批。对于比较重要的行政区划调整事项,需事前与省民政厅进行沟通,得到原则同意后方可启动。 姜堰区华港镇、淤溪镇就区域位置而言,毗邻海陵区。如划归海陵区管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放大城市服务功能,为两镇居民带来公共服务上的便利,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打造城北现代农业走廊。由于历史原因,姜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海陵区有差异,且姜堰区正处于撤市设区的过渡期,如现在进行乡镇区划调整,可能引发一些社会矛盾。根据海陵区、姜堰区政府以及市发改委、市规划局会办意见,我们考虑待条件成熟后,及时将此议案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汇报,并会同有关市区和部门,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群众意愿,在适度透明的前提下,组织开展调研论证工作。 感谢你们对我市区划地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泰州市民政局 201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