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7029
届次
五届一次
承办单位
住房城乡建设局;财政局
标题
关于开展创建泰州市级“美丽乡镇”的建议
建议人
张永辉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近几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大大改变了农村面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群众迫切的环境需求,但对照“宜居、宜业、宜游”的标准差距依然很大,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特提出下建议: 1、在创建14个省级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开展创建泰州市级“美丽乡镇”40家左右; 2、围绕“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加大投入,积极创建,每个村创建投入450万左右; 3、采取“以奖代补”的激励办法,市级奖补50%,市(区)、镇、村配套50%。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B” 泰建主办函[2017]6号 市住建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jy2017029号建议的答复函 张永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1年,我市全面启动村庄环境整治,2014年提前一年完成8274个自然村庄的整治任务,并获得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市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生态宜居”的典型,累计建成3个全国美丽宜居村庄,4个江苏最美乡村,58个省美丽乡村,71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走出了一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村庄建设整治之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伴随着覆盖全域,具有泰州特色的“六有”长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全市村庄环境全面进入了长效管理、常态维护、巩固提升的新阶段,实现村庄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在面上推进村庄环境改善提升行动的同时,持续推进以美丽乡村、康居村庄、传统村落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村庄打造。把村庄建设与加快农村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高效规模农业、乡村旅游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来强村富民综合效应。计划有效保护10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建成800个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其中省级美丽乡村100个左右、省级康居村庄(同时也是市级美丽乡村)200个左右、市级康居村庄500个左右。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兴化西北片、溱湖周边、宣堡古银杏公园周边等地区,以特色景观、特色产业为纽带,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思路,打造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和美丽乡村示范区。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支持兴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把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列入泰州里下河生态经济试验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典型示范项目引领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升,全力建设富有里下河水乡特色的特色田园乡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项目分配上向里下河地区倾斜,有效整合土地增减挂钩、农桥建设、河道疏浚、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等政策和项目资金,切实为试点项目实施及村庄环境持续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是推进市级康居村庄建设。以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为重点,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改善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建设500个左右市级康居村庄。在标准上,把市级康居村庄建设与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结合起来,行政村村部所在地村庄,只要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并持续正常运行,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制度规范有序运转,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就可以评为泰州市级康居村庄,并从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康居村庄。 三是落实重点扶持政策。在省级财政安排专项引导资金,对省级美丽乡村、康居村庄、传统村落项目进行补助的基础上,加大市级财政支持力度。为调动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突破现行体制,市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考核扶持资金,重点对各市、区市级康居村庄建设、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等工作进行扶持,其中市级康居村庄的扶持额度占总数的60%。 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7年6月15日 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姓名:姚 晟 是否已面答:已面答 联系电话:86882728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