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179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发展改革委;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标题
关于加大北部生态经济带建设力度的建议
建议人
吉桂凤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早在2017年,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了要打造泰州城北生态经济带,市农委起草了《泰州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意见》。明确了海陵区、姜堰区新通扬运河以北区域和市农业开发区是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组成部分的地位。提出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导,通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备,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为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经济带建设水平,发挥生态经济带在全市生态经济建设中的积极引领作用,建议市农委、市住建局牵头: (一)建立协调机制。由市农委牵头建立市级相关部门与三区共同参与的规划协调机制,形成纵向联动和“横向联系的议事协调机制。 (二)纳入规划支持。建议在本轮规划修编时,充分考虑该经济带的规划发展。 (三)给予项目支持。建议按照“突出优势、集群发展”的原则,从市级层面上给予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分年度争取市级以上各类资金予以支持。 建议将未建设的“泰州植物园”和拟搬迁的泰州动物园一起搬迁至海陵区农业园区附近,增加北部生态区的人气和发展力。同时,积极推进青年路北延、东风路北延(快速路改造)等项目,优化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吉桂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北部生态经济带建设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泰州市城北生态经济带是市委市政府“两片一带”生态经济总体功能布局中的关键“一带”,是“主城区北部现代农业走廊”的升级版,是推进全市生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201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城北生态经济带以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组织保障、落实项目推动,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要做法 1、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建设。为科学有序推进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市委、市政府在2017年全市生态经济发展大会上专题印发《泰州市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意见》,《意见》明确以“1568” 城北生态经济带行动计划实施为抓手,建设泰州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五大园区,发展六大产业,实施八大工程,为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落实了举措,并明确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扶持奖补资金。2018年,我市委托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泰州市北部生态区保护规划》。各区也充分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姜堰区正在着手制定《溱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将城北生态经济带的姜堰区域纳入其中,规划打造绿色、生态、健康、旅游农业。海陵区结合主城区城郊的独特区位优势,将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作为城北生态经济带海陵区段的主要发展方向,按照“一区三点” (江苏省海陵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香草湾”薰衣草主题庄园、泰州万家园果树盆景园、泰州市蘑菇部落生态农场)的布局进行打造。农业开发区正在制定秋雪湖景区建设发展规划,高起点定位休闲旅游业发展。 2、强化项目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充分树立“项目为王”的建设思想,以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城北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我市编排了泰州市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重点项目(2017-2020年),共涉及四大类50个重点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环境提升、科技示范、装备制造等多个方面,计划总投资45.2亿元。为确保项目建设进度,我局每年都建立督查组赴相关项目建设现场开展督查工作,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泰州市植物园和拟搬迁的泰州动物园项目已经列入2019年度市政府建设项目计划,目前正在开展规划选址工作,城北生态经济带也在规划选址范围之内。东风路北延(快速路改造)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2018年,市财政专门设立1亿元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落实10个基础设施项目。 3、强化产学研合作,提升科技水平。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在城北生态经济带内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提档升级。2018年我市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以城北生态经济带为核心区域开展“保护地病虫害生物防控”项目建设,提升我市生物防控技术水平。启动建设泰州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泰州农业发展自己的科技顶尖科研机构。和南京农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泰州研究院,通过开展实质性合作来共同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4、强化载体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工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集聚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要素,示范引领整个城北生态经济带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引导优质企业和经营主体向园区集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形成抱团发展优势,发挥集聚效益。大力推动创意休闲农业发展,依托溱湖5A级景区、秋雪湖4A级景区和海陵区现代农业园区的影响力,建设了溱湖绿洲、薰衣草主题乐园等一批优质的休闲农业项目,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二、取得成效 1、对外窗口展示功能日益彰显。2016年国务院在我市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主城区北部现代农业走廊”作为主要参观现场,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可。城北生态经济带作为“主城区北部现代农业走廊”的升级版,日益成为我市对外展示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窗口,园区化示范引领发展模式、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机制创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日益显现,相关主体被农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推介。近年来,每年省内外十多批次考察团,前来考察学习。 2、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内现代农业科技园加快发展迅速,已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1个,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技术试验示范显著增强,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2个。农业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益农信息社”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农业物联网技术加快推广,评选认定了一批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示范园区,江苏神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批“2017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优质种业产业做大做强,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大力拓展海外市场,2018年出口印尼、巴基斯坦、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杂交稻种2200多吨、出口额超过5000万元,被中国农业国际交流协会评为农业对外合作百强企业。 3、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围绕粮油、果蔬、水产品等特色产业,加强海陵、姜堰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推动龙头企业提质发展提升带动力,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建立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共同体。农业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推进农业与互联网、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农网”融合方面,AWL农业科技(泰州)有限公司,专注于农业物联网系统工程的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和应用推广,达世界先进水平的水肥一体化装备、本体传感器等产品远销美国、德国等地。“农旅”融合方面,依托溱湖5A级、秋雪湖生态4A级景区,充分利用河横村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影响,鼓励和引导城乡各类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健康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溱潼会船风情小镇入选省旅游风情小镇首批创建名单,溱湖绿洲等乡村旅游品牌初步打响。 三、后续打算 1、进一步完善保护规划。按照专家和部门的意见尽快修改完善《泰州市北部生态区保护规划》成果,在下一步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时,将《泰州市北部生态区保护规划》的内容及时反馈吸纳到国土空间规划,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片区范围内建设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片区项目建设。 2、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大院大所的合作交流,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孵化和成果转化。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集合、生态绿色环保技术创新,推广一批农业高新技术、高性能农业机械、农业生态发展模式,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运用基地。 3、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2019年,市财政将继续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经济带建设,目前正在推动落实相关项目。同时,对省级以上财政资金项目,在符合政策的基础上将优先向城北生态经济带区域倾斜。 4、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城北生态经济带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加快青年路北延(南起海阳东路,北至站前路)、站前路快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非常感谢您对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关心和关注,也请您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工作。 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