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7006
届次
五届一次
承办单位
卫生计生委;编委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标题
关于加大对中医扶助力度,打造泰州中医药名城的议案
建议人
叶平
代表意见
满意
办结类型
A
内容
事由:当前,中国医药城在泰州,泰州市中医药发展严重滞后,各级中医院编制、岗位定编不足,绩效工资总额和整体水平偏低,致使中医院中医人才难招,人才难留;优秀中医人才匮乏,中医药研发滞后;特提请泰州市政府加大中医投入,建立健全各项中医药发展激励机制,破解中医院发展瓶颈,松绑相关政策举措;促进中医药研发,藉中国医药城之平台,借习近平总书记“大健康中国”的春风,打造泰州中医药健康养生之品牌!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中医工作者,每年都要到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去名医巡诊N次,熟谙基层卫生情况:确实基层卫生人才缺乏,尤其是中医人才严重匮乏;虽然泰州建市以来,泰州市中医院从二级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有了长足发展;与省内其他三级甲等中医院还是有一定差距,就三市三区中医院与周边相比,更为悬殊,整体中医人才梯队不容乐观。就以我高港中医院为例: 1、我院原有岗位设置标准为基层医疗机构岗位设置标准。2016年,区编办重新核定了我院编制总额,但实际岗位数并未增加,现有人员仍存在无岗可聘现象。在人才招聘中甚为被动,无法招纳更多优秀中医人才进岗。 2、医疗卫生技术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高技术、高风险、高强度、人才培养、成长周期长等特点,现有收入分配制度为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绩效工资核定总额,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难以体现。没有足够的待遇,无法吸引高精尖特中医人才;不仅如此,现有医务人员积极性难以调动。 3、医疗行业职业风险大,建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江苏实际,调整提高医疗卫生津贴标准。经调查:很多医学院校毕业生都不愿意从事医学这个行业,这是非常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确实是一种悲哀。不仅如此,近九成医务人员都不愿意让子女继续从医,这是一个行业的严重错位。如果都没有优秀人才愿意学医、继续行医、投身医学健康事业,“大健康中国”———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4、中医历史源远流长,其根在中国,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中医药销售国际市场份额情况,日本占90%,中国大陆仅占2%。中国医药城在泰州,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中医药有效研发、高效研发迫在眉睫,如何快速挖掘中医药宝藏,有效保护中医瑰宝?除了需要这一代中医人前赴后继、有计划科学系统发掘以外,必须要泰州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中医药研发激励机制,吸引、招纳、培养一批高精尖特中医药人才,才能确保泰州在中医药发展的领先地位。 解决办法和建议: 1.建议编办、人社等上级相关部门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苏编办发[2015]6号),在核定人员总额的范围内,根据国家和省规定的岗位设置权限、程序和结构比例等重新设置岗位,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和工勤技能等类别的岗位。 2、建议建立科学的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根据各医疗卫生单位实际运行情况,适当放开绩效工资标准,调整提高医疗卫生津贴标准;提升医务人员待遇,以此保障公立医疗机构招得到人、留得住人。 3、提请泰州市政府出台一系列中医药发展扶助政策;中医药研发激励机制,吸引、招纳、培养一批高精尖特中医药人才,才能确保泰州在中医药发展的领先地位,真正意义上成为“大健康泰州中医药名城。”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卫办函[2017]44号 市卫计委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ya2017006号建议的答复函 叶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中医扶助力度,打造泰州中医药名城”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打造医药名城是泰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泰州市中医药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社会多方的关心支持下,泰州市在全国率先建成基层中医药先进地级市单位,为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医药有望成为医药名城建设的重要的最具影响特色的内容。但是,我市还存在中医药扶持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等问题。今后,我委将按照叶平代表等建议,不断加强对政府开发,不断加强对多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推动中医药新发展,推进打造泰州市医药领域建设。 一、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推动“市政府关于加快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实施。泰州市中医药工作领导班子定期研究中医药发展重要例题。将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基层中医药十三五行动计划等列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点目标内容,加强考核。 二、落实对中医药倾斜政策。加强对中医药投入,政府对中医院基建项目签约交钥匙工程。增加设立中医药专项经费。将有中医药特色的医疗机构转型建设二级中医医疗机构。泰兴市、兴化市中医院加快三级中医院建设步伐,高港中医院尽快建成二级甲等中医院,在医保、养老、旅游等方面政策向中医药倾斜,扶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增强中医药服务项目,提高服务价格,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价格运行新机制。推动设立中医院改革,建立新的薪酬与绩效考核机制。 三、是拓展中医药服务线路。一是深入开展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医、药、养、游 的融合发展。二是启动国家社会办中医试点,建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三是开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推动“泰和堂”“益草堂”“中药养生园”“龙凤堂”及中医药特色乡镇建设。以泰州市中医院为牵头单位,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为抓手,启动健康产品研发,以吴师机内病外治法、许氏骨伤科等整理挖掘,保护提升中医中药国粹。下一步政府将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中医药研发专项经费,对院内制剂进行研发生产,造福于人民。 泰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7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