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155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商务局;工信局;银监局
标题
关于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建议
建议人
谢翠斌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选择对中国制造输美产品征收重税, 很可能使不少以美国为主要市场,自身资金、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不 足的中小企业面临危机,但在另一层面上也使这些中小企业被迫走出 舒适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小企业占了我国企业数的 90%,就业岗位的 80%,税收的 60%,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形势下生存下来并化危机为转机,是中国中小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小企业自身要 及应对、主动转变,政府也要加强协调和支持,共渡难关。 为此建议: 一、支持中小企业发挥好自身优势中小企业没有大企业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但是具有灵活和机动 的优势,有的也具有个别先进技术与产品的优势。中小企业首先应把现有的业务维护好,然后集中资金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紧扣国家战略,抓住逐步实现进口替代的契机。一是在面临出口订单减少、缺乏出口信用证和单据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包括出口信贷银行、出口保险机构要继续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必要的资金垫付,帮助中小企业应对资金不足的困境;二是政府的科技扶持基金、风险基金和社会融资机构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帮助其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和推广;三是组织服务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宣传交易,帮助中小企业加强联系合作,共同开拓市场。 二、为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对接大企业提供支持响应国家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倡议,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资源优 势,深层次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潜能,推进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合作,进而带动自身的发展。这方面,各级政府和国企、大企业要主动向中小企业伸出橄榄枝,通过大企业提供部分产业链和服务的外包,让中小企业参与大企业的产业格局,形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建议政府部门牵头举办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采购和服务外包交易会,为中小企业开发国内市场提供支持。 三、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中小企业应当顺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着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自“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一些大型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例如,上海宝冶集团 承建的马中关丹产业园 350 万吨钢铁项目是马中关丹产业园的首个入园项目,其不仅将打造出东南亚第一条 H 型钢生产线,而且还是马来西亚政府加快现代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决策。中小企业对于大型项 目的实施能力有限,应关注国家在制定推进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 的相关措施以及融资便利化等举措,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托央企和国企在“一带一路”国家已经建立起来的大型项目,开拓大型项目配套的原辅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技术外 包、旅游、餐饮、中介等服务领域。建议对央企和各地国企在海外开拓市场时携手中小企业的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资金、展示平台、业务对接等给予鼓励支持。同时加强我国驻外使领馆和贸易代表处服务中小企业的职能,促进中小企业同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对接,实现资源 共享和互补。 四、支持中小企业在美国开设生产基地美国对中国出口征收高关税,一个目的是保护美国国内制造业。我们可以支持中小企业进入美国,通过开设企业、研发机构、小规模的兼并重组,或开发创业项目,进入美国制造业领域,既避开美国的关税壁垒,又可以进一步了解美国政策法规和市场。 五、建立数据库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应建立中小企业大数据库,全盘掌握中小企业的发展动态。通过大数据库强大的统计功能对每个地区企业的类型、数量、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推送中小企业最新的生产方式及创新产品,使中小企业能及时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数据库还可同全球高校的数据库进行对接,来自行业的 学术权威可以通过数据库为中小企业出谋划策,打造促进中小企业发 展的高端智库平台。数据库可开辟针对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专区,设立线上商务平台,举办线上“一带一路”中小企业博览会。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A” 泰商函〔2019〕10号 市商务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jy2019155号建议的答复函 谢翠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1. 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是联合中信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利用信保政策为外贸企业保驾护航,解决资金瓶颈。搭建小微企业信保统保平台,对上年度海关统计出口50-300万美金之间的小微企业免费投保,最高赔付15万美元。推出“苏贸贷”政策,通过将中信保的政策性保险与政府引导资金有机结合,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企业将可以凭信保保单,无需房产、土地等资产做抵押即可贷款。二是银保监局督促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推出“中银税贷通”、“云税贷”、“微捷贷”等信用融资产品。如截至2018年底,建行泰州分行对1553户小微企业通过“云税贷”产品累计发放贷款4.63亿元。督促银行强化考核激励。如中行泰州分行对中小企业公司贷款每户奖励1200-5000元不等,个人经营性贷款按发放金额的3%进行奖励,远高于其他类型贷款奖励标准。推进银行积极减费让利。辖内大型银行主动下调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利率,定价水平平均下降63个BP,共审批利率优惠贷款402笔,涉及金额7.62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省融资成本360万元。 2. 推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梳理列出一百多个国际展会,对企业参的摊位费和展品运输费进行补贴:一类展补贴约90%、二类展补贴约80%、三类展补贴约70%。帮助企业申报省商务发展资金中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补贴一般不超过50%,也可申报市开放十条和省外贸稳增长政策,最高补到95%。重点推动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开展丝路计划,对于参加“一带一路”境外展,给与更多支持。2018年共帮助150多家企业申报169个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合计获得扶持资金408万余元;帮助100多家企业申报127个省外贸稳增长切块资金项目,合计获得扶持资金805万余元,其中28家企业获得信保补助资金376万余元。 3. 鼓励“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发展。对于境外新设、增资、并购境外矿产资源、农林牧渔业领域的投资(当年实际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支持比例上限5%,补助上限300万元;新设或并购营销机构、境外研发中心、高新科技企业,并购知名品牌的投资(当年实际投资200万美元以上),支持比例上限5% ,补助上限300万元;从事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的境外投资(当年实际投资200万美元以上),支持比例上限3% ,补助上限200万元。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和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当年中方实际投资,支持比例上限20% ,补助上限800万元;进入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和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我省企业当年中方实际投资额,支持比例上限5% ,补助上限300万元。2018年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商务发展资金,包括5家企业8个项目和一个服务平台。主要是贷款贴息、对外劳务合作平台、外派劳务人员适应性培训和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备用金费用,共计331.89万元。帮助企业申报省级商务发展资金,包括3个企业5个项目,主要是保函补贴和国际产能合作补贴费用,共计245.91万元。帮助3家企业申报泰州开放十条政策,包括建立境外营销网络和外经营业额上台阶,合计17.56万元。 2018年全市完成外经营业额再创新高,实际对外投资资金有较大幅度增长。 4. 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是建立大数据平台。建立了我市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系统,整合税务、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部门数据,目前已收集企业数据200万条。二是开展监测分析。建立全市中小微企业监测分析直报机制,按照中小微企业三个类别,区分行业、产品、地区等要求,筛选了400多家企业,于每月实行数据网上直报,定期开展分析。三是加强运行调节。加大项目投入,推进转型升级,引导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强要素支持,保障平稳发展,从政策、资金、电力等方面加大调节和保障力度。四是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我市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和公共海外仓试点发展,与阿里巴巴签订了地区运营中心项目,落户高新区。对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出口,补贴平台每年运营费。 二、引导企业规避“中美贸易摩擦”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企业采取应对措施:从产品方面来说,首先,需要改进现有产品的工艺,以技术创新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利润;其次,要加大在新品研发方面的力度,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符合终端客户定制化需要的产品,只有产品新颖有独创性,企业才有议价权;三是避开加征税率的产品,开发不加税的产品;四是探索新的市场,开发新的业务区域,避免鸡蛋过于集中在一个篮子里,加大对欧洲、亚洲、非洲等市场的开拓力度,规避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五是到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劳动力价格便宜的地区投资设厂,降低企业成本,规避贸易战影响;六是考虑与美国合资、去美国开公司,由于美国政府可以接受美资企业申请减免关税,此举可以规避中美贸易战影响;七是积极注册国际商标、办理国际认证等,帮助企业提质增效,更好地洽谈接单;八是积极引导企业采用信保为出口保障护航,同时推进“苏贸贷”政策,帮助企业利用信保保单获得免资产担保的低利率贷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帮助我市外贸企业度过难关,促进外贸稳增长;九是与所属辖区商务局,积极保持联系,时刻了解各项扶持资金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品牌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十是鼓励企业积极采用跨境人民币结算,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三、今后的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中小企业加快成长。 1. 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展会的宣传组织力度,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展会。2019年,在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申请广交会、华交会、江苏省贸促计划中有补贴的国际展会摊位基础上,帮助企业申请解决展位申请难的问题,积极组织我市有集聚效应的行业组团参加国际展会,如医保、汽配、石油装备、机床、发电机、食品等,会同五大商会与境外同行和客商进行对接交流;加大出口基地培育力度,形成一批有竞争优势的泰州特色出口产业板块。 2. 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商标注册和各类市场准入认证,积极申请境内外专利,提高我市出口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积极组织企业申报2020- 2022年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和领军企业。加大出口基地培育力度,选择和挖掘有自主知识品牌的、具有高附加值的、有出口潜质的地方特色的一批产品进行培育,形成一批有竞争优势的泰州特色出口产业板块。 3. 加快推动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发展。鼓励锚链、家具、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建材等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生产能力向目标市场转移,将产业链的两端放在国内,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全球公司,带动出口增长;鼓励双登、华丽等一批具备实力的外贸企业在境外投资建设销售网点、贸易中心,扩大产品在当地市场的销售;鼓励正太、中兴、海建等企业承接境外承包工程,带动国内原材料、设备等产品出口。 4. 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围绕我市工业转型升级方向和“1+5+1”现代产业体系,遴选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通过创新推进、管理提升、产业对接、政策扶持等措施,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培育和扶持,不断壮大“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全年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左右。 5. 打造服务品牌专项行动。组建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整合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法律、财会、管理、科技、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建设各类专业委员会,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调动和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大力开展政策咨询、咨询诊断、人才培训等各类服务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普惠服务。学习借鉴上海市经验,集聚资源建设“泰州企业服务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务、一门式专业服务、一网式政务服务。 泰州市商务局 2019年5月24日 单位负责人:姜志新 联系人姓名:朱 焱 是否已面答:是 联系电话:0523-86839205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