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6030
届次
四届六次
承办单位
农工办;
标题
关于对泰兴黄桥老区同样组织挂钩帮扶的议案
建议人
唐晓伟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泰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扶贫开发工作,2012年启动了全年脱贫奔小康工程,计划到2015年,基本消除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低收入人口和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2013年又下发了《关于组织挂钩帮扶高港、姜堰部分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的意见》,对高港、姜堰黄桥老区的8个乡镇40各经济薄弱村实施为期三年的挂钩帮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核心目标任务,没有黄桥老区小康,就没有泰州市全面小康。全面,应该是领域、区域、人口的全面。 为此,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大对黄桥老区的帮扶力度,把泰兴所属的12个老区乡镇同样纳入泰州挂钩帮扶,实现泰州市域黄桥老区乡镇挂钩帮扶全覆盖,同步提高老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是组织市级机关有关部门分别与泰兴黄桥老区12个乡镇挂钩结对,帮助老区乡镇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在产业培育、劳务输出、社会救助、金融扶贫等方面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切实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加快老区富民强村步伐。三是在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多向黄桥老区倾斜,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夯实老区发展基础。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唐晓伟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对泰兴黄桥老区同样组织挂钩帮扶”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薄弱乡镇的发展。先后组织实施了对黄桥老区经济最为薄弱的8个乡和黄桥镇的 “8+1”帮扶工程、对黄桥老区贫困农户和兴化里下河经济薄弱村通村公路建设的“南户北村”帮扶工程、对黄桥老区和里下河30个经济薄弱乡镇的“221”帮扶工程、以黄桥老区为重点区域的脱贫攻坚工程。2012年,市委、市政府又组织实施了全市脱贫奔小康工程,到2015年,基本消除年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低收入人口和集体经营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村。截至去年底,泰兴市全面完成21198户、36584人低收入农户的脱贫任务。 经过我办和市扶贫办的多次呼吁,2014年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黄桥茅山革命老区组织实施富民强村行动计划的意见》。2015年初,根据该意见,省扶贫办及财政厅联合下发了《黄桥茅山革命老区富民强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三年共投入1.2亿元资金组织黄桥茅山革命老区实施富民强村行动计划,其中6570万元用于扶持黄桥老区经济薄弱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扶贫工作,特别是黄桥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坚持把老区的扶贫工作放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强富美高”新泰州中推进。2012年,市两办出台了《挂钩帮扶高港、姜堰部分经济薄弱镇村和低收入农户的意见》,启动实施黄桥老区的挂钩帮扶工作。2016年,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探索对黄桥老区经济薄弱镇村及低收入农户的帮扶机制,将泰兴的黄桥老区乡镇纳入范围,进一步加大对黄桥老区的帮扶工作力度。5月3日,市两办出台了《关于组织挂钩帮扶经济薄弱镇村和低收入农户的意见》,组织15个市领导和129个市级机关部门(单位)挂钩黄桥老区和里下河经济薄弱地区15个乡镇、129个薄弱村,其中含泰兴黄桥老区的5个镇31个村。同时我们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泰兴市纳入财政部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试点,为30个经济薄弱村争取发展资金3200万元。此外,近10年来,在推进农村新“5+1”实事工程、农村新六件实事工程和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中,市政府尽可能向黄桥老区经济薄弱乡镇进行倾斜。在今年新出台的《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实施方案》上,明确提出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项目要重点突出,加大向黄桥老区倾斜的力度,加快破除黄桥老区发展的瓶颈制约,夯实老区发展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挂钩帮扶工作的督查力度,确保挂钩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确保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能够如期实现脱贫。 最后,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相信,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在你们的关心支持下,黄桥老区经济薄弱乡镇的发展一定会日新月异,黄桥老区一定会早日实现全面小康。 中共泰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5年6月16日 单位负责人:姚灿华 联 系 人:朱叶翔 联系电话:86886163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