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20011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组织部;党校
标题
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增强干事创业活力
建议人
范晓娟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全面提高年轻干部队伍素质,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坚定、素质全面、能够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在全市各机关局办、县市区、乡镇街道普遍存在年轻干部占比较小,干部队伍培养出现年龄断层、青黄不接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努力打造新时代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各种措施和多方位的引导,激励、深入挖掘年轻干部的才能,激发他们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让年轻干部迅速成长、成熟、成才。 为此,建议: 一是要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相关机制,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搭建广阔平台,提供更多机会。坚持“制度选人”的原则,不断创新选人用人的体制机制,强化“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标准,真正使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群众评价高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有效的举措,源源不断地选拔使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把各方面各领域优秀领导人才聚集到执政骨干队伍中来,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提供干部和人才保证。 二是重视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给他们下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困难中历练、在实践中成长。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应对重大事件中锻炼考察年轻干部,使年轻干部在实践中经受考验,磨练意志,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强化担当,切实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和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要根据优秀年轻干部的性格特点、气质特征、工作经历、兴趣志向、专业特长、发展潜力等实际,分类型、分层次完善年轻干部培养计划,细化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重点、培养措施,做到整体性规划、个性化设计、差异化培养,促进优秀年轻干部早日成长。 三是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年轻干部教育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多渠道培训年轻干部,增强年轻干部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把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贯穿落实到年轻干部培养教育的全过程。对年轻干部既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要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努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良好环境,鼓励年轻干部大胆实践、勇于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对年轻干部的跟踪指导,帮助他们发现和修正不足,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本领。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范晓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增强干事创业活力”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历来重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着眼泰州实际需要,聚焦“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坚持在萌芽期发现、成长期培养、成熟期使用、成就期重用。2017年出台《关于推进“789”年轻干部培养计划的实施办法》,2018年又制定“年轻干部八条”,今年6月,我们在全市范围内专题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座谈会,进一步健全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培育、管理和使用机制,更大力度选拔忠诚实干担当、有能力有素养、有进取精神的优秀年轻干部。应该说,近年来重视年轻干部、重用年轻干部在全市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氛围。 “四句话”精心谋划实施年轻干部选用。对标高质量要求,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提出了“周期规划、系统布局、精准设计、梯次推进”这四句话十六字的工作思路。周期规划,即以换届为节点进行前延后伸,对市、县、乡三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周期性安排;系统布局,即聚焦“选育用管”关键环节,构建培养选拔全链条机制;精准设计,即创设行之有效的抓手性载体,推动更多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梯次推进,即把握换届和班子建设的节点节奏,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此基础上,建立“双预审、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倒逼各级各部门重视年轻干部工作。截止目前,全市80后处级干部人数,比2017年增加了53.8%,其中正职人数增加了200%;80后正科职干部,85后副科职干部人数,分别比2017年增加了232%、230%,其中90后副科职从零突破起步,近几年增加了1075%。 “三大工程”锻造年轻干部综合能力。年轻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练出来的,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一是墩苗锻炼“千人工程”,即对选派年轻干部下基层历练作出制度性安排。从2017年开始,市本级先后选派3批123名年轻干部、7个板块联动选派1376名年轻干部赴园区和镇街一线挂职锻炼,积极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工作,该项工作受到省委组织部肯定。二是三线历练“淬火工程”,即用“一线”、“火线”、“专线”三类吃劲岗位充分磨炼年轻干部。“一线”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市(区)综合部门正职等基层吃劲岗位;“火线”指市(区)党政正职、常务、副书记和开发园区负责人等吃劲岗位,“专线”指招商、环保、金融等专业型吃劲岗位,通过吃劲岗位、重点岗位的历练,培养符合事业需要的好干部。目前,全市已储备一批优秀80后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街道办主任);今年6月,又选派了4名80后年轻处级干部到市(区)挂任副书记、副市(区)长。三是素质提升“青蓝工程”,即重点举办两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坚持培训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相结合,与市委党校联动,组织高端师资力量,围绕发展急需的知识能力设定培训模块。目前,已培养储备84名重要岗位关键岗位人选。 “三项机制”严格年轻干部教育管理。一是健全年轻干部跟踪管理机制,通过调研式考察、非定向民主推荐、巡视巡察等方法,定期了解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对他们进行跟踪管理、持续关注。二是健全年轻干部考核管理机制,强化日常考核、定期考核,综合运用纪检监察、重点工作督查等成果,对考核业绩不理想,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及时提醒打招呼,对在岗不作为、拈轻怕重的,以及不愿到基层和艰苦岗位工作的,坚决调整。三是健全年轻干部保护激励机制,坚持谈心谈话常态化,导师帮带常态化,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鼓励创新、宽容失误、撑腰鼓劲,切实保护他们的干事创业积极性。 正如您所建议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力度,推动泰州高质量发展。一是紧盯领导班子换届目标,坚持“四句话”原则,抓住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窗口期,更大力度选拔年轻干部;二是紧盯建设高质量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目标,突出政治训练、专业培训、实践锻炼三大重点,进一步优化年轻干部培养模式;三是强化年轻干部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激励和约束机制,锻造一支堪当时代大任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年轻干部工作的关心和关注,恳请为我们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多提宝贵意见、多出“金点子”,我们将认真研究,持续深化,久久为功,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