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041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宣传部;应急管理局
标题
关于建立泰州市权威的信息共享流动知情机制的建议
建议人
陈如国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突发公共事件事发突然,很多信息尚不清晰,但越是混沌不清,越需要及时、准确的权威披露,信息主体责任缺失,一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在那里猜测或合理想象显然是不合理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涉及的内容,均属关系重大的紧迫之事,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与紧急、高效的救援,往往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环保、交通、生态、食品等突发问题时有出现,及时公开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23号)文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相关部门要缪雨先绸防患于未然,建立泰州市权威的信息共享流动和公众知情机制。 1、建立通畅的信息发布共享机制。要积极应对新时代信息平台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群体多样化、产品形态和传播途径多元化和不断走向社交化、视频化和智能化的新态势,用新办法、新举措管理新业态、解决新问题,各地方与各级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建立起通畅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共享机制。当很多突发公共事件问题一旦出现跨部门的情形时,同一个事件不能有甚至来自官方的多个声音次第发出,形成让人困惑的舆情,更不能发生严重的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舆情事件,应该构建一个权责明确、边界清晰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共享机制,及时答复和响应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适时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打破各自的壁垒,让突发公共事件权威信息流动起来,让部门反应更快一些。 2、严禁采用未经证实的信源。要树立泰州市全社会遵守《网络安全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意识,在突发公共事件事故原因尚未调查清楚之时,要落实有效措施避免发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处置逾越边界现象,防止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追求公众最为关心最快想知道的事件或事故原因,匆匆忙忙发出为所发生的事件或事故定性评论信息,甚至采用 值得商榷的“二手信息”,不能只认为只要多信源交叉印证和求证就认定发布。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要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提升权威信息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信誉度,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纳入法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严禁违规发布突发公共事件新闻信息,不得发布传播涉社会稳定的谣言信息,不得传播低俗虚假信息,坚决制止扰乱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的行为,严防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3、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共享流动应急管控机制。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明确牵头负责部门,强化对外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控,要解决制度性的问题与自媒体追求流量的惯性合流问题,彻底缓解社会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情焦虑。要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建立健全调查核实处置严重违规行为,严格规范不得擅自对外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对发布违法违规信息的自媒体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要加强行业自律体系建设,维护正常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秩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守法为基、以诚信为本、以崇德立身,坚决整治违背公序良俗、违反道德风尚、“标题党”蹭热点、炒作绯闻隐私、恶意营销、低俗媚俗、斗富炫富等行为,加强对外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风清气正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共享流动应急管控和公众知情空间。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陈如国代表、刘元春代表、钱正新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泰州市权威的信息共享流动知情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当前自媒体蓬勃发展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记者,特别是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很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现象。根据你们三位代表提出的提案,主要针对两方面问题:一是关于权威信息共享流动机制,我们将主要围绕权威信息的收集整理、报送渠道、归口管理采取相应措施;二是公众知情权机制,主要在新闻发布制度、打击媒体违规传播、畅通正面传播等方面不断完善与健全。 1.实行归口管理,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 自今年开始,所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将归口泰州市应急管理局统一负责,其中针对权威信息报送方面,主要采取以下二个举措:一是建立覆盖市、市(区)、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制度,完善我市应急管理系统信息的报送工作,明确局相关处室(单位)具体扎口负责,畅通信息报送渠道,提高信息报送质量,确保信息报送准确、及时、规范。二是严格按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要求,以专报形式报送至应急管理局,并由该局统一汇总、甄别。三是由市应急管理局统一将信息扎口管理后,再以专报形式向市委、市政府及省应急管理厅报送相关事件信息。 2.统一宣传口径,不断规范新闻发布制度 为进一步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强党委、政府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和联系,使党委、政府的重要信息传递更加准确、系统、及时、高效,促进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是组建了一支队伍,为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全市已组建了一支由市委、市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各部门的分管负责人为新闻发言人的队伍。二是完善发布方式,可分别采取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媒体通气会、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接受媒体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 (一)定期新闻发布。市委、市政府每月都会召开几次新闻发布会,主要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发布。市委各部委、市直各部门会根据各自工作实际,或市委、市政府安排,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临时新闻发布。一是市委各部委,市直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申请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进行的新闻发布;二是市政府新闻办根据形势需要,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约请有关部门(单位)进行的新闻发布;三是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和市领导要求进行的新闻发布。 (三)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对影响重大的突发事件,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发布;对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由相关部门报请市委、市政府同意后,由市直部门或事件发生地组织发布;对一般性突发事件,由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组织发布。对情况复杂的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基本事实做客观、简要的发布,然后根据事件调查处置情况,再做后续发布,信息来源统一由应急管理局规范报送。 (四)网络新闻发布。市政府新闻办根据对外宣传需要,通过门户网站发布新闻或信息。网络新闻发布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 3. 实施精准管理,构建立体化的监管处置体系。逐步掌握微信公众平台大数据,建立我市“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库”,将微信公众号运营商、联系方式、发布内容、责任人等登记在案,为全面管理提供信息支撑。同时,按照发布内容将微信公众号划分为“红色账号”“灰色账号”“黑色账号”三类,“红色账号”大力支持,“灰色账号”积极转化,“黑色账号”重点监控,推动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分类而治。适时制定下发规范性文件,明确要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申请新办微信公众号时,需向市互联网信息办报备,相关信息纳入全市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库统一管理。健全违法有害信息举报平台,积极引导网民对违法违规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 4. 强化正面引导,壮大新媒体主流舆论阵地。重点打造我市的主流新媒体阵地:我的泰州客户端、泰州发布、微泰州、泰州微视听“一端三微”,形成正能量传播的矩阵效应和集群优势。建好用好政务微信矩阵,将党政部门微信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在人、财、物上予以充分保障,真正发挥政务微信“沟通”“便民”“施政”的效用。加强主流微信公众平台与传统媒体宣传报道的深度融合,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基层网民群众的深度融合,借助原有媒体传播平台优势和经营实力,推动“主流媒体微信平台做大做强做优,形成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