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20117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城管局;公安局;海陵区政府;交投公司;住房城乡建设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标题
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区公共停车位规划建设管理的建议
建议人
葛银余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近几年,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把公共停车场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和公益项目来抓,不断加强协调推进,强化责任落实,公共停车场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随着机动车辆的快速增长,市区公共停车位建设进度相对滞后,少数停车场规划,尤其是出入口安排需要进一步完善;繁华路段及老小区停车难问题亟需研究处理,为此建议: 一、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市区公共停车场。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对尚未开工和在建的市区公共停车场,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按期完成年度各项建设目标,使停车场早一天建成,早一天方便百姓。要按照中心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结合办公、商住、生活区的城市现有布局,合理制定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要做好统筹协调,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公共建筑、商业街道等人口密集场所应配建、增建停车场,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要根据人流和车流情况在各区域尽快建立规模不等、数量适中、功能齐全的停车场,特别是要加快人流和车流密集区域公共停车场的建设,适度科学超前设置停车场,多建地下车库、立体停车场,将车辆停放由路面向地下甚至空中发展,以立体停车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全方位、全区域开辟新的停车资源。对市区现有各类建筑的配建停车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对被挪作他用的配建停车场进行清理,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恢复停车场停车功能。在不影响车辆通行的前提下,尽量挖掘停车资源,增加停车泊位。比如结合老小区和道路改造增设停车泊位。在车辆多、停车压力大等老小区和路段建设生态绿化停车位或漆划停车线,增设停车泊位和临时停车场点,缓解停车矛盾。探索错时开辟机关事业单位等非营业性公共停车场的方式,并按照国家有关停车标准,加强停车场管理。 三、法治化、智能化引导文明规范停车。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大全民文明规范交通行为的宣传。同时,交警、城管等部门单位要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对市区道路的巡查力度,特别是加强早中晚就餐时段、学生上下学及周末等重要节点时间的停车管理,依法对违章停车的现象予以抄告、曝光。通过广泛宣传,严格管理、法治引领,使广大市民逐步养成自觉遵守停车秩序的文明习惯,自觉维护城市的交通环境,为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建设和开辟快速公交线路,落实公交优先策略,提倡绿色出行方式,缓解城市拥堵状况。加快探索建立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向出行者提供停车场的具体位置、当前车位实时数据等信息,实现停车场点预先提示、引导,指引驾驶员合理停车,促进停车资源的有效利用。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葛银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区公共停车位规划建设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停车便利化工程”的要求,开展“城建惠民”停车便利化专项工作。大力推动停车场建设,加强停车场管理,规范停车秩序,2019年我市“停车便利化工程”工作获得全省考核第一的成绩,省住建厅将我市列为试点城市,12月在我市召开了全省停车便利化工程现场推进会,推广“泰州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组织领导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停车建设管理工作,市主要领导亲自关心、多次过问,市分管领导常抓在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会办,牵头部门主动作为,参与单位全力推进,形成了体系完备的运行体制和坚强有力的推进机制。 二是突出规划引领,凝聚广泛共识。先后制定《城建新提升两年行动计划(2017—2018)》《城市治理与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市区停车便利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多份文件,将工程建设融入全市整体布局。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将停车设施建设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政府年度投资计划,确保项目建设与全市发展同频共振。 三是坚持扩大增量,设法深挖存量。依据《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与准则》,以配建提供社会保障,在规划条件中设置建设公共停车场要求。将暂未使用的拆迁地块改造为临时停车场,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近年来整合闲置资源20处,增加停车泊位2300个。大力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场,车辆存取由机器人完成,电脑全程监控,使用方便、快捷智能。目前已经建成4处,另有3处已进行前期准备。 四是保证常态执法,推动共建共享。组建公安、城管联合执法整治组,对违停车辆常态化监管,划设严管路段,对违停车辆予以拖离,逐步培养市民停车入位、停车收费、违停罚款的意识。近年来市区加装视频监控113处,违停抓拍球115处,设置严管路段82条。查处违停182164起,拖离违停机动车14123辆、非机动车6846辆。试行错时共享,将商业圈、宾馆、饭店和老旧小区的收费时段区别设置,推行“错时停车”,最大限度实现停车资源共享。 下一步,我市将结合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停车泊位。加快摸清底数,面对城市规模扩张,机动车迅速增长的现实,依据《主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2017—2020)》,将停车泊位建设列入每年的为民办实事工程,全市每年增加各类车位10000个以上。加快重新编制《泰州市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按照“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总要求,系统性分析市区机动车交通和各类停车设施的现状,提出市区停车设施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分区发展战略,合理预测停车需求量,并明确各类停车设施提供的泊位量。规划公共停车场的布点、规模、供应泊位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停车难,建设“上天入地”各类立体停车场库,目前已建成4座大型立体停车库,海阳停车楼(位于人民西路、光孝寺北门东侧)、关帝庙地下立体停车库(位于东进路,金鹰对面)、南园停车楼(位于青年路、文峰商城斜对面)和三水湾停车场(鼓楼路东侧、污水泵站南侧)。2020年拟建设泰山公园西门立体停车库、新中医院立体停车楼。 二是全方位、全区域挖掘新增停车资源。2018年以来我市累计改造、开放人防工程36个,停车面积305689㎡,增加停车位6435个。改造景区停车场10处,增加停车位1182个。今年我市将继续推动多元化、全方位增加停车泊位,住建部门将持续开展老旧小区“绿改停”工作,完成约30个小区综合整治改造,计划增设停车位约1000个,继续开放人防工程。开展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拆墙透绿”工程。市住建局、市政务中心、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等8家单位“拆墙透绿”工程正在有序推进,打造面向市民可敞开的公共活动空间。工程建设中将增加生态停车位180个,对市民免费开放。 三是法治化、智能化引导文明规范停车。我市将“泰州好停车”智能管理平台升级为泰州市级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市范围内公共停车场的数据接入、采集、分析、共享;健全原有停车管理收费系统,强化移动端服务、收费、管理功能;增加城市停车诱导、停车场备案、人行道违停执法、嫌疑车辆场警联动等管理子系统,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监管、决策、规划提供有效支撑。系统现已接入路内泊位近5000个,接入封闭停车场50个,我市的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成功入选智慧江苏优秀成果和案例。今年我市将继续接入各类社会停车场3000个泊位,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车位查询、车位预约、车位错时等服务。加快出台《泰州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完善停车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要求,加强对车位挪作他用,不按配建数量建设停车位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市民停车入位、规范停车。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停车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