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20171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水利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
标题
督促泰州市通南地区引排工程开工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叶秀美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C
内容
泰州市通南地区引排工程(增产港~安宁港)是《泰州市通南地区水利规划(2013~2030)》以及《泰州市“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要求开展的重点工程,主要任务是将增产港、百花港、安宁港打造成泰州市通南高沙土区东部区域的骨干排涝、引水通道,提高泰州市通南高沙土区的排涝、引水标准,形成完整的防洪排涝暨引调水体系,为泰州市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泰州市水利局委托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泰州市通南地区引排工程(增产港~安宁港)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17年取得了省发改委的批复,同时完成了征地拆迁调查等有关前期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开工建设该项目已刻不容缓。 一、泰州市通南地区引排现状及问题 排涝方面,多年来,泰州市通南高沙土区的排涝以通江的河道和内部河网自排入江为主,相机排入泰州引江河为辅,现状排涝标准10年一遇左右,尤其是东部区域排涝主要由东姜黄河、西姜黄河汇合后入季黄河或经古马干河汇入增产港,再由季黄河、增产港经靖泰界河入夏仕港,最终由通江口门夏仕港闸入长江。目前,泰州市通南高沙土区排涝能力低且排水出路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2015年、2016年梅雨期,降雨短时集中、持续时间长,又遭遇长江持续高潮位顶托,上游通江口门(口岸、马甸、过船港、天星港、焦土港及靖泰界河)基本难以自排,只能依赖下游唯一的通江口门夏仕港(目前承担着泰州市通南高沙土区近80%的外排任务)自排入江,排涝出路过于单一,下游排水出路严重不足,导致整个泰州市通南地区受灾严重。 引水方面,泰州市通南高沙土区水源以自流引江为主,引水主要通过口岸闸、马甸闸及夏仕港闸等引江水,必要时通过高港及马甸枢纽引江水,再经内部调度河道输送,沿途消化、分流至各需水区。泰州市通南高沙土区尤其是泰州市通南高沙土区东部区域主要依靠夏仕港闸,通过夏仕港河~靖泰界河~增产港引水,沿线河道存在城市生活、工业、农业、环境用水等要求。但由于供水受长江潮位影响,在长江潮位低的时候,因河道河道过水断面小,导致通过该通道向泰兴、姜堰农村农业灌溉地区送水的功能减弱,引水保证率降低。 水环境方面,因外排通道不畅,全市东部地区水体交换缓慢,西姜黄河、季黄河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现象十分普遍。 二、实施通南地区引排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是完善通南地区排涝体系的需要。工程实施后,通南高沙土区东部区域(姜堰城区及泰兴东部)的涝水可以直接由增产港~百花港~安宁港排入长江,缩短了排水路径,加快了涝水的排出,减小了夏仕港的排水压力。 二是完善通南地区水资源供给体系的需要。工程实施后,可以恢复、提高沿线地区的引水能力,完善该区域的引水体系,加快沿线水体的水体交换,从而起到净化沿线水环境,改善水质的作用,增强沿线地区水资源配置能力。 三是适应通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河道拓宽后改善了通航条件,过往船舶吨位加大,通行量增多,能够更好的推动泰州市通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 三、意见和建议 泰州市通南地区引排工程的开工建设,事关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17年市委已将启动该工程列入市党代会报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开工建设该项目。为此,建议泰州市政府抓紧落实项目资金,督促尽快开工建设,以便尽早发挥工程效益。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水函〔2020〕22号 泰州市水利局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jy2020171号建议的答复函 叶秀美等4名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督促泰州市通南地区引排工程开工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泰州市通南地区引排工程,主要任务是拓浚增产港、百花港—安宁港,实施沿线水系调整及桥梁改造工程,新建江边安宁港控制闸,将增产港、百花港、安宁港打造成泰州市通南高沙土地区东部区域的骨干排涝、引水通道。市水利局自2015年开始启动泰州市通南地区引排工程的前期工作,项目建议书取得了省发改委批复,于2017年完成有关规划选址、环境评估、征地移民、土地预审及用地审批等相关手续。2020年我局积极争取,通南引排工程已初步列入省水利重点工程储备项目。由于工程投资巨大,受国家控制地方债务的影响,目前该项目不具备实施条件。下一步,市水利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项目实施前期工作。 泰州市水利局 2020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