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7033
届次
五届一次
承办单位
环保局;医药高新区
标题
关于加强对滨江化工企业有效整治和监管的议案
建议人
叶红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现状: 东联化工位于滨江工业园区,与口岸街道仅仅一河之隔。该企业投产后站在高港美丽的雕花楼景区能看到河对岸滨江工业园东联化工厂昼夜燃烧的巨大火球,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一股“死老鼠的味道”,他们还天天晚上偷排大量废气污水,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群众怨声载道,甚至多次上访。高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曾经利用各种机会,多次向市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呼吁关注高港生态环境。 建议: 一是推进“三个GDP”协调发展。市委蓝绍敏书记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绿色GDP”、经济增长与人民幸福和谐统一的“幸福GDP”、经济增长与质量效益和谐统一的“金色GDP”。这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不仅是收入数字的增长,更应该是生态环境的优化、人民幸福感的提升。东联化工的投产,提升了我市的“金色GDP”,却大大降低了高港人民的“绿色GDP”和“幸福GDP”。如果说富民要补短板,生态问题就是高港最大的短板。我们必须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的要求,像重视项目建设一样重视生态建设、民生建设,坚决不选破坏资源和环境的产业,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不干毁祖宗家业、断子孙后路的蠢事。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和行政区划。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央要求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东联化工这一体量巨大的化工企业布置在长江边,显然与长江周边城市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背道而驰。而且东联化工位于泰州三水厂长江取水口上游,紧邻高港备用水源地,一旦发生系统性污染,全市50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将受到重大威胁。另外,由于将滨江工业园调整隶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对于东联化工没有行政管理权限。高港区虽然建立了24小时监测机制,但面临监测取证难、查处难、成本高等实际困难,成效不太明显。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我们必须严格落实“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的要求,按照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的部署,狠抓源头、调优结构,重点做好化工企业整治的减法,加快调整优化沿江产业布局和行政区划布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综合施策、精准治污。 三是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东联化工问题长期以来备受高港人民关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缺位。当初承诺的对化工项目环评进行公示,至今有没有落实?要求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有没有真正执行到位?对于监测结果,有没有建立通报机制,及时向群众公布数据?对于接到举报有企业偷排漏排,有没有从快从严给予处置?归根到底,有关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有没有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如果要打消群众的顾虑,我们必须用行动响应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按照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的要求,坚持“促有为”和“治不为”并重,多做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对减排、治污、监管工作责任不落实、推进不得力、成效不明显、质量不达标的,严肃追责,绝不姑息,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高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每一个高港人都因生在高港而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但滨江化工厂已成高港人的噩梦,恳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港人民的合理诉求,加强对滨江开发区化工厂的有效整治和监管,早日还高港一片蓝天,一江碧水,一口清新的空气!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环函〔2017〕58号 泰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 会议第ya2017033号建议的答复函 叶红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对滨江化工企业有效整治和监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反映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针对您们在建议中提到的滨江工业园区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我局逐一进行了现场核查。 (一)滨江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滨江工业园始建于2000年6月,园区面积约10.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化工产业,延伸后道产业,形成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滨江工业园规划环评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6月经省环保厅批复(苏环管〔2008〕136号),2015年3月国家环保部批准了高新区区域环评再次明确滨江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为石化产业。 目前,滨江工业园区内共有化工企业9家,已投产3家(江苏海阳锦纶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润油墨有限公司、达科(泰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试生产3家(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一体化项目、泰州东联化工有限公司、九洲生物工程(泰州)有限公司)、已停产待搬迁1家(泰州建业化工有限公司)、停产整治1家(泰州市仁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建1家(江苏祥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另外,园区还有1家医药生产企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海慈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这些企业建设项目的环评及批复等信息均按规定在环保网站进行过公示。 已投产和正在试生产的7家化工企业和医药生产企业均有废气产生,除江苏中润油墨有限公司外其余6家企业均有生产废水产生。这些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均按环评及批复要求配套建设了相应的废气、废水等污染防治设施。6家有生产废水产生的企业均建有废水预处理装置,废水经预处理达接管标准后送凯发新泉水务(泰州)有限公司处理,其中,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海慈生物药业有限公司、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泰州东联化工有限公司通过专管送凯发新泉水务(泰州)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度处理,达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后尾水排入赵泰支港。 (二)泰州东联化工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泰州东联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滨江工业园泰镇路9号,主要从事重油制烯烃、碳四气体综合利用、产品精制三个项目的生产。三个项目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5年5月29日开始试生产。2015年11月2日起,为解决试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优化装置运行效率,企业开始停产消缺。2016年12月16日恢复试生产至今。 在东联化工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我局已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及时在泰州环保网将项目受理、审批等信息进行了公开。 建议中提到的火球实际为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火炬火焰,该火焰是由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一体化项目火炬回收系统产生的,该火炬回收系统是石油化工行业必不可少的安全设施,主要处理工艺生产装置在开停工状态或应急状态下释放的可燃气体,以及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不平衡可燃气体。可燃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氢气、甲烷、乙烷等轻烃类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目前,随着中海油气(泰州)有限公司装置平稳运行,绝大部分气体已平衡回收,情况已大为改善。 二、建议办理情况 对您们提出的建议,我局均已采纳,部分已基本落实到位,部分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落实。 (一)严格项目准入力促转型升级 我局在滨江工业园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把关,对化工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省关于化工园区环境管理规定,突出“以新带老”。选择污染低、能耗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进区,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不符合省、市环境准入门槛的项目,不论投资多大、经济效益多好,坚决予以否决。园区内现有化工技改项目建设前必须解决老项目存在的环境问题。近几年已否决相关项目近10个,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调整了不合理产业结构,从源头控制污染物产生。 (二)严格环境监管维护环境安全 我局十分重视滨江工业园相关企业的日常监管,除每月对园区重点企业进行现场监察、监测外,还经常组织夜间、节假日突击检查,发现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偷排漏排、污染物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从严、从重、从快予以查处。对长期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予以关停。前期我局督促滨江工业园区对污染严重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泰州百汇香料有限公司、泰州德和电源有限公司实施了关闭,责令不符合区域规划定位的江苏迈世达电子有限公司实施了电镀生产线搬迁。去年以来,先后对包括泰州东联化工有限公司、泰州金泰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等在内的7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 近期,针对群众反映的滨江工业园区气味问题,医药高新区环保分局会同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从2017年5月11日起对滨江工业园区实施驻园监测监察,连续对滨江工业园区东联化工等重点排污单位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以及下风向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采样监测,对区内企业实施突击检查。医药高新区环保分局于5月12日向厂界存在明显异味的泰州市仁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下达环境保护通知书(泰环高新〔2017〕39号)责令其停产整治,目前该公司已按要求停产。此外,我局今年将结合“263”专项行动,督促滨江工业园区对泰州建业化工有限公司实施关停,明年将对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的达科(泰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润油墨有限公司实施关闭,进一步优化化工企业质量。 同时,针对泰州东联化工有限公司突出的环境信访问题,我局多措并举,切实加大对东联化工环境监管力度。一是约谈企业。2016年高新区环保分局主要负责人会同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两次联合约谈东联化工负责人,通报其存在的环境问题,告知群众的环境诉求,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复产后做到达标排放。二是领导包案。实行领导包案制度,确定包案领导和联络员,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对其存在的环境问题逐一核查,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加快整改进度。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为解决企业存在的环境问题,我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积极联系省市专家,帮助企业“把脉问诊”,一边检查发现企业的问题,一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2015年以来已邀请4批省市专家对东联化工进行现场核查,查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有效指导了企业整改工作。 (三)加强预警监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及时掌握园区环境信息,确保工业园区及周边环境安全,我局督促和指导滨江工业园建设了污染物监测监控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控预警中心、监控预警网络、风险源管理系统、监控预警系统、固废与危废视频监控系统等,监测项目涵盖废水、废气、噪声等类别主要污染因子,监控目标为园区内主要排污企业,点位设置在重点企业上、下风向及园区周边敏感区域、主要水体交界断面,总投资约800万元。目前该预警系统已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为日常环境监管提供了可靠依据。 (四)联合监管即时回应群众关切 我局将结合环保垂直试点改革工作,建立完善滨江工业园区长效监管机制,加强高港区与医药高新区环保联合执法。高港区群众在发现滨江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后,可以直接向高港区环保局投诉,高港区环保局可先行赶到现场调查取证,市环境监察局、医药高新区环保分局一并到现场进行处理,通过联合执法,强化环境监管,在群众投诉后第一时间查处环境问题,回应群众关切。 (五)加强信息公开消除误解 目前,滨江工业园区建设了预警监控系统并投入运行,区内相关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但相关监测监控数据信息公开工作相对滞后。我局将督促滨江工业园区和相关企业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方便群众调阅和监督,消除因信息不透明导致的误解,从而有效推动突出环境信访问题的解决。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对滨江工业园区企业特别是重点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管,接到群众举报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并不定期开展暗查和突击检查,督促排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检查中发现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涉嫌环境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部门,确保区域环境质量。同时,将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督促园区和相关企业做好信息公开工作,为保障高港区及周边区域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和民生幸福,推进全市“三大主题工作”和生态名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也请各位代表继续监督、支持市环保部门工作。 泰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5月22日 单位负责人:钱忠 联系人姓名:王健 是否已面答:是 联系电话:0523-86195512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