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8035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政府办公室;
标题
关于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议案
建议人
孙跃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案由: 泰州自2013年初被住建部列为首批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统领,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电子政务、产业发展、城市管理及民生服务等工作,致力打造网上“一体化政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信息化发展趋势、周边城市发展态势及群众的美好期待,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重视程度及统筹推进力度不够、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偏低、信息应用及智慧产业发展滞后、偏向“供”忽略“需”等。 方案: 建议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云传输、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提升幸福指数。 一、结合泰州市的发展现状和规划,编制涵盖全市各部门、各市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以人为本,注重民众需求、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泰州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 二、大力推进政府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统一数据库接口,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机制。 三、尽快建立“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邻里区级”四级配置,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结合国际创新活力区培育区域高端职能,完善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建设。 四、持续推进政务、城建、公安、交通、公安、医疗、社区、社保等重点智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建立可视化、协同化城乡建设管理智慧应用系统和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城乡建设管理的数字化、精细化和智能化,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智慧化水平。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ya2018035号建议的答复函 尊敬的孙跃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进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2014年以来,我市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统筹推进智慧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信息资源逐渐共享,为进一步推进大数据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注重顶层设计,制定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为高质量地做好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2017年10月,市政府办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作为设计单位。之后,我们与设计单位一起先后走访调研了市级38个部门,实地考察学习了深圳、成都、福州、绍兴、嘉兴等城市经验做法,并于2017年年底形成了《智慧泰州顶层设计纲要(2018-2020年)》和《智慧泰州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初稿,预计7月份正式对外发布。《纲要》从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背景、规划思路、总体架构、主要任务、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行动计划》将《纲要》中的五大任务细化为“一中心两平台七应用”建设。“一中心”即智慧泰州大数据中心,“两平台”即智慧泰州物联感知平台、智慧泰州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七应用”即在政务、经济、民生、生态、治理、监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二、突出标准规范,建成大数据政务中心。一是编制大数据目录体系。坚持“一类数据来源于一个权威部门”的原则,全面梳理各级各部门政务数据清单,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的登记、发布和查询。截至目前,已编制完成66个市级部门2242个数据目录,并做到及时更新维护。二是建成五大基础数据库。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社会信用代码为唯一标识,归集整合公安、人社、民政、工商等自然人和法人相关信息近2亿条,形成覆盖全市的人口和法人基础数据库;归集79个部门(单位)767个信息类、9958个数据项,涵盖全市近40万家企业(含个体工商户)、4000多家机关事业单位、3000多个社会团体和500多万个人基础信息,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归集证照数据655万件、证照目录682个,形成覆盖度全省第一的电子证照库;归集矢量数据11GB、专题图层267个,形成空间地理数据库,最大限度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三是搭建大数据交换平台。针对部门数据共享需求,建成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在全省率先与省级交换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与公安部人口信息、教育部学籍信息、民政部婚姻登记等重要信息资源的共享应用。同时,制定出台《数据资源目录服务接口标准》《数据采集服务接口标准》《数据安全标准规范》等8个标准规范,有效破除了数据格式、数据标准不一的技术障碍。 三、强化统筹集约,夯实智慧城市基础实施。一是在全省首创市场化购买服务新模式打造政务云平台,采用“政府制定标准、企业投资建设、政府按需采购”的模式,依托市政务数据中心和市云计算中心,构建了“1个云资源管理中心、N个云服务平台、1个云安全支撑(1+N+1)”架构的政务云平台,目前全市系统上云比例达到90%。二是在全省率先建成电子政务外网“五级”网络体系,形成了横向连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系统和82个市级部门,纵向贯通省、市、7个县(市、区)、91个乡镇(街道)和1862个村(社区)的电子政务外网网络体系。三是在全省首家建成电子认证注册服务系统,实现市级部门业务系统的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授权管理,并在全省率先通过合规性审查,与省电子政务外网RA系统进行了有效安全连接。截至目前,该系统已签发国密算法SM2证书近600张,主要应用于全市市级机关协同办公系统。 四、坚持服务为民,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聚焦精准服务为民,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在江苏政务服务网的基础上,全省率先开设“江苏政务泰州旗舰店”,统筹发布6990项行政权力事项、1662项政务服务业务事项、5万余条办事指南要素,实现服务事项集中进驻、公开之外无权力。整合社保、公积金、公交线路、公共自行车等31项高频查询服务应用,建成泰州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并在全省首家接入江苏政务服务APP,公共服务的数量、访问量、日均活跃用户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市、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上政务服务体系,力争尽快实现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五、聚焦重点工程,全面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我市一些部门运用互联网思维,积极探索智慧应用。比如,市公安局正在实施“智慧交通”建设,积极构建全面感知、充分整合、协同运作的交通体系;市规划局正积极推进规划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 “数字规划”向“智慧规划”转型。另外“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房管”等平台都在各自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行动计划》中“1年会战、2年见效、3年赶超”的时间要求,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各项具体任务。“1年会战”,就是2018年统筹抓好大数据中心建设,同步开展智慧经济、智慧民生、智慧治理等示范工程建设,初步形成智慧泰州的基本框架。“2年见效”,就是2019年基本建成以智慧泰州物联感知平台和智慧泰州大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大数据体系,统筹开展智慧泰州运营管理服务平台、智慧生态、智慧监管等建设,实现对全市物联信息的深度感知、信息资源共享、部门业务协同。“3年赶超”,就是2020年建成跨部门、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开放体系,全面提升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全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在省内乃至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跨越赶超。 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