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210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市委网信办;公安局
标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的建议
建议人
马国骥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建设成绩斐然,网络不仅成为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推动信息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凝聚社会共识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对亿万网民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网络平台也充斥了大量的低俗庸俗、暴力血腥、赌博诈骗、网络谣言、封建迷信、谩骂恶搞、威胁恐吓、标题党等负面有害信息,并且随着互联网的不断丰富发展,这些网上有毒有害信息藏得更深、变种更多,迷惑性、欺骗性与现实危害性更大,因此亟须强化网络生态治理,不断净化网络空间,确保网络空间更加清朗、生态良好。建议: 1.突出网络生态治理重点。强化网络生态治理,坚持从电信网络诈骗、非法网贷、涉毒涉赌涉黄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入手,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2.保持网络生态治理高压态势。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熟悉新型网络犯罪的特点,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对网络生态问题长期保持高压态势。 3.强化网络生态治理联动。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手段,打整体战、出组合拳,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的综合治网格局。同时,注重预防为主,关注网络舆情,及时疏通化解网络空间中的负能量,积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做到网络治理与网络宣传两手抓、两手硬,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4.打造优质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积极挖掘网络各领域的互联网人才,打造优质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制定特殊政策,提供优质平台,加大扶持力度,使各种人才特别是专业传播人才队伍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发挥应有作用。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市委网信办关于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jy2019210号建议的答复函 尊敬的马国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生态治理的建议”已收悉,我们会同市公安局进行专题会办,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深深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一些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也充斥着网络空间,严重影响了网络生态环境,污染了网上精神家园。近年来,我们按照“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总体方针,积极探索政府监管、网站自净、社会监督、网民自律“四位一体”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全市网络生态明显改善,网络舆论环境向上向好。你在提案中指出了当前网络空间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突出网络生态治理重点、保持网络生态治理高压态势、强化生态治理联动、打造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等四项建议,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网络生态治理工作。 1. 加大重点领域整治力度。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黑客案件,实行提级侦办、集中攻坚,确保快侦快破。对为各类犯罪活动提供平台开发、技术支持、资金结算等服务的黑产犯罪,实行全链条打击,全力铲除各类涉网犯罪滋生的土壤,更好地策应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黄赌毒、“套路贷”等违法犯罪活动。 2. 开展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联合公安、文化、通管等部门深入开展“清朗”“净网”“剑网”等各类专项行动,覆盖范围包括属地重点网站论坛、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平台,集中对网络谣言、色情低俗、暴力血腥、标题党、虚假广告、涉恐涉暴、违规采编等信息和行为进行整治,形成有力震慑,切实规范网络传播秩序。 3.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治理。在经济手段上,增强经济制裁能力,加强对违法互联网企业或相关机构、个人的惩治力度,将处罚力度与经营收入规模、银行信贷、信用等要素挂钩,提高违法成本。加大经济扶持能力,对守信互联网企业给予发展支持,提高互联网从业者的满意度,有效抵制各种形式的网络寻租。在法律手段上,加大网络普法宣传,通过典型案例、政策解读等教育引导广大网民和互联网企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使网络守法从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严厉打击和整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在严格的落实和实施中彰显法律威严、提升法律效力。在技术手段上,通过技术手段对各类有害信息进行过滤和封堵,切断源头和渠道。 4. 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持续深入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组织开展经常性地透测试活动,及时发现整改漏洞。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型活动专项保卫、大型互联网企业联合保卫、大数据安全专项整治,提升网安全防范能力,快速应对处置网络安全突发事件。以关健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为重点,深入推进落实等级保护制度。加快全市网络和信息安全通报预警机制建设,提开网安全预预防能力。 5. 加强网络社会协同治理。完善新媒体管理工作例会制度、网络意见领袖座谈会等基础管理制度,压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推进互联网违法和有害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建设,完善有害信息举报工作体系。巩固深化网络社会组织“同心圆”工程,发挥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社会组织等的积极作用。开展“文明办网”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开展网络十佳系列评选等活动,不断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 中共泰州市委网信办 2019年6月20日 单位负责人:朱明华 联系人姓名:蒋建明 联系电话:0523-86886092 抄送:市委办公室、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