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024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城管局;财政局
标题
关于解决区镇生活垃圾积存问题的建议
建议人
黄翠萍
代表意见
满意
办结类型
A
内容
泰州市自2012年建立了统一的“组清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区)处理”的生活垃圾运转模式,下辖区(海陵、高港、姜堰、高新)四个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泰州市政府要求统一外运至泰州绿色动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置。泰州绿色动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共2台设备,建于2013年,一期工程日设计处理生活垃圾总能力1000吨,二期工程正在筹建。 一、现状 进入夏季以来,泰州四个区每日新产生生活垃圾1500吨左右,今年5月份、6月份恰逢泰州绿色动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整改大修,处理能力在原来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严重受限。泰州城管局根据各区情况下达处理指标,实行定量处理,导致区镇生活垃圾积存。 为促进泰州市生活垃圾处置,泰州城管局于2018年6月8日上午召开各区政府、城管等单位会议,专题布置此事。市政府已经印发《关于开展突击整治泰州市生活垃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区树立大局意识,全市生活垃圾外运坚持市局统筹安排,按时有序减存,确保在10月底之前全部清理完成各地积存垃圾。 6月18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市转办个别区镇垃圾清运不及时的环境信访问题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在责成相关区镇落实整改的同时,在泰州绿色动力处理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城管局协调辖区四个区从2018年6月18日起,生活垃圾部分外运盱眙,每天300吨左右。由于泰州绿色动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仍处于大修之中,区镇生活垃圾积存量仍处于高位,个别临时堆放点临时堆放生活垃圾已达3000吨左右。 二、问题 (一)夏季垃圾积存,群众反映强烈,区镇包案干部压力大; (二)建设临时堆放处置点以及相关措施效果不好,部分垃圾外运费用大; (三)泰州绿色动力和短期垃圾外运处置量有限,积存量仍在增大。 三、建议 (一)积极谋求新的外运渠道,加大外运一次性处理生活垃圾的力度,减少区镇积存量,减轻基层负担; (二)由市财政建立生活垃圾突击整治临时专项账号,市区镇统筹归集拨付相关外运处置经费,减少因经费不足造成的“扯皮”,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三)督促泰州绿色动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整修,保障正常运转,加快建设二期工程; (四)加强垃圾分类体制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五)加强现有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的监管,确保污水防渗、渗滤液收集、防护覆盖、消毒灭蝇和除臭、消防灭火等工作责任到位。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市城管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jy2019024号建议的答复函 黄翠萍代表、杨晓蔚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解决区镇生活垃圾积存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终端处理工作,在市农业开发区规划了1700亩的用地资源,规划建设泰州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泰州市生态保障园),统筹安排了各类废弃物处置项目,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废弃物处理、建筑垃圾处置、大件垃圾拆解处置等项目。 2013年11月建成投运的泰州市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负责处置市区生活垃圾。项目的建成运行解决了各区生活垃圾环保处理现实问题,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 随着泰州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从2015年的日均840吨,到去年日均超过1400吨,最高峰达2300吨,市区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受到严峻挑战。加之去年5—6月相继对两台焚烧炉进行交替大修,处理能力迅速降到600吨/日,造成市区生活垃圾大量积压,2018年6月初,市区生活垃圾积存量接近3万吨,其中姜堰区达2万吨。为此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办法。一方面,设立临时堆放点,市区环卫作业人员取消轮休,开足马力将积存垃圾清运至临时堆放点,确保新增垃圾日产日清,积存垃圾不遗留在居民区。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堆存点,并做好围挡、覆盖、雨污分流等应急措施,严控蚊蝇和气味,严把安全关、污染关、督查关和清理关,另一方面,同时多方协调打通外运通道,从6月18日起,每日分流外运300吨至盱眙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10月份起,每天再外运100吨至光大环保能源 (江阴)有限公司,缓解燃眉之急。截止2018年11月,市区积存的生活垃圾全部清除,所有临时堆放点全部清理完毕。 发生在去年的生活垃圾积存事件,时刻警醒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以问题为导向,统筹考虑市区生活垃圾处置工作,为此我们将积极采纳、消化吸收你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谋划今年市区生活垃圾处置工作。 一、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泰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扩建项目和泰州市垃圾分类收集后端处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市发改委批准,同意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西侧先期建设一套处理规模850吨/日的焚烧发电机组,预留一套处理规模500吨/日焚烧发电机组用地,同步一次性建成库容量约40 万M3飞灰(应急)填埋场和垃圾接收贮存、电气自动控制等公用设施;同意在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内开工建设垃圾分类收集后端处理工程。按照“1+N”模式建设建筑和装潢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场(厂)和大件垃圾、可回收物分拣(预处理)中心、有害(有毒)垃圾暂存场。设计处理规模为建筑垃圾150万吨/年,大件垃圾40吨/日,可回收物150吨/日。目前,两个项目正在推进环评、稳评、能评、“两评一案”等潜在社会资本采购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2019年底开工建设。 二、保持外运渠道畅通。兴化市新建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今年竣工投产,倘若有空余处理能力,将积极协调统筹落实生活垃圾调配、消纳处理,以减少运距和减轻财政负担。此外,继续请求盱眙圣元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和光大环保能源 (江阴)有限公司帮助处理生活垃圾,直至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工程投入运行,近期我们还将于盐城市城管局对接,协调部分生活垃圾送盐城大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有关外运处置增加费用问题,去年底市政府专题召开了协调会,研究落实了经费解决渠道。 三、加大垃圾分类和治理力度。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以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为抓手,紧扣餐厨泔水流向管控这一关键环节,加大市区餐厨垃圾收运、管控力度,并建成一批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就地生态处理设施,力争做到易腐垃圾不出村镇。确保2019年年底各区建成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80%以上,各市建成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60%以上。从源头促进生活垃圾的减量化。 衷心感谢两位代表对我市垃圾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监督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研究落实,共同推动我市生活垃圾处理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 泰州市城市管理局 2019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