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6021
届次
四届六次
承办单位
卫生计生委;教育局
标题
关于建立村卫生室执业人员免费定向培养机制的议案
建议人
侯瑞华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经调查,姜堰区近年来想方设法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了乡村医生全科医学培训计划,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补偿教育和执业考试,定期举办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合理用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有计划、分批次组织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乡村医生,到镇卫生院进行临床实践,到二级医院进行实用技能进修,着力提升乡村医生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从该区实际看,大多数村卫生室人员紧缺,且普遍存在人员老化、断层和人才外流等现象,村卫生室人员队伍结构严重失衡。据统计,自2012年以来,该区共有69名乡村医生因种种原因离开村卫生室,而无1人补充进乡村医生队伍。全区现有在岗乡村医生566人,平均年龄54岁,无30岁以下人员,50岁以上者340人,占总人数的60.1%;达法定退休年龄人员241人,占总人数的42.6%,村卫生室后继无人现象凸显。 建议:1.泰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规定村卫生室从业人员原则上不少于3人或按服务人口1—1.2‰的比例配备,同时至少配备1名女性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鉴于村卫生室人员主要为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有取得全科医学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就可以了。 2.泰州市政府积极向省教育部门争取计划,加强与省内相关院校合作,依据现有乡村医生年龄结构、基层的需求数量,参照扬州等周边做法,尽快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专门的泰州市村卫生室执业人员定向委培免费培养计划,在有关医学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增加中专全科医学生的招生数量,按年度按计划组织实施,从本地选派初中毕业生采取定向培养方式到户籍所在地村卫生室工作,与毕业生签订相关合同,保障其相应的待遇,充实乡村医生队伍。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卫办函[2016] 47号 市卫计委关于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 第ya2016021号建议的答复函 侯瑞华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立村卫生室执业人员免费定向培养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参与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员工作。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通知》(苏卫科教〔2015〕21号)、省卫生计生委和省人社厅《关于填报2016年度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需求的通知》,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联合五部门,共同形成转发通知(泰卫计医〔2015〕26号),并提出具体要求。经过前期的培养需求计划申报,对照省里文件具体要求,与各市区卫生计生委(卫生局)开展积极对接审核。下发了《关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相关要求的通知》(泰卫医政〔2016〕2号),根据前期报送情况,与市人社局等部门商议,提出新的补充要求,并督促落实到位。 二、加强乡村医师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积极实施5+3培养模式,对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新招录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按照部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普遍进行全科方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参培率100%。积极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招录学员分别在5个全科培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转岗培训。强化定向培养全科医生的技能培训。专科层次临床定向培养毕业生,按要求先落实到基层单位后,已安排在6个全科基地,按照《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进行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开展组织开展乡村医生急诊急救实用技能和村卫生室人员合理用药培训项目。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到县医院“务实进修”和乡村医生到上级医院实用技能进修。 三、实行县乡村一体化医联体,争取做到乡有村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我省综合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其中,旨在推进县乡村一体的县域医联体是重要举措。今年,我市在泰兴、高港推进县域医联体试点工作,并借此促进农村三级网升级,向改革目标迈进。 四、实行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做到“三个统一管理”。人 员统一管理,就是将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管理权限并入县人民医院,按照“岗位相对固定,人员按需流动”的原则,由统筹使用调配人员,定期轮换,合理流动;村卫生室人员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乡镇卫生院人员与县人民医院人员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审、选拔使用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职称评审、绩效分配等适当向乡镇岗位倾斜。财务统一管理,县乡两级财务独立核算,统一由县集中支付;资产统一登记,分别建立台账;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所需设备由县人民医院灵活调剂使用。医疗业务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医疗业务由县人民医院统一管理,村卫生室医疗业务由乡镇卫生院管理,并按照卫生室功能定位和技术要求开展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