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8155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发展改革委;海陵区政府;姜堰区政府;交通运输局;旅游局;水利局;兴化市政府
标题
关于打造卤汀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建议
建议人
朱学美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卤汀河南起海陵区新通扬运河,北至兴化市南官河,途径海陵、姜堰、江都、兴化四个县区,全长约40千米,是纵贯里下河西部区域一条重要的河流,承担着灌溉泄洪、沟通水系、水路运输等重要功能。 当前,我市正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按照“1+3”重点功能区战略部署,全力打造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准备通过3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湖荡湿地生态修复、现代田园水乡靓化、生态精品农业提升、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等8大生态经济示范工程,努力打造宜赏宜玩宜游的全省生态公园、全农业产业链的全省绿色农场、彰显乡村特色的全省田园水乡、水乡“深呼吸小城”的全省天然氧吧。从而推广“生态+”模式,以生态优势增强对创新资源要素的吸附力,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里下河地区绿色发展、洼地崛起。 卤汀河连接主城区和兴化,水生态环境优美,航道交通功能突出,沿线密布着丰富的绿色资源和文化资源,具备发展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建议在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打造中更加重视卤汀河作用的发挥,将其打造成为里下河西部区域的生态经济走廊。具体建议如下: 1. 由市政府牵头,统筹兴化、姜堰、海陵,对接扬州市江都区,共同编制打造卤汀河生态经济走廊总体规划,明确建设思路、发展定位、具体项目和实施计划。 2. 组织卤汀河沿线县区,深入挖掘卤汀河周边生态、文化资源,如卤汀河兴化、江都段万亩草荡,老阁村历史文化遗存等等,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进行保护性开发。 3. 深入调研卤汀河沿岸产业发展现状,贯彻“生态+”理念,细化生态产业发展思路,招引建设符合卤汀河生态经济发展需求的优质项目,做大生态经济规模总量,提升发展效益,让沿线居民得到实惠。 4. 充分发挥卤汀河水路交通功能,扎实开展沿岸生态环境整治,打造生态水岸景观,适时研究开通水上观光巴士,将其作为全省大公园水上游览线进行打造。 打造卤汀河生态经济走廊,促进沿线生态与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为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和沿线乡镇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发改函〔2018〕92号 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jy2018155号建议的答复函 朱学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卤汀河生态经济走廊”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卤汀河南起海陵区新通扬运河,北至兴化市南官河,途径海陵、姜堰、江都、兴化四个县区,河流全长40多千米,是纵贯里下河西部区域的一条重要河流,承担着调水、灌溉、排涝、航运、防洪以及饮用水源地等功能。卤汀河两岸以农业、水产养殖业为主,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您提出从规划编制、保护性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加大富民产业建设、岸线环境整治、发展观光旅游业等角度,将卤汀河打造成里下河西部区域生态经济走廊的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做好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现结合兴化市、海陵区、姜堰区、市交通运输局、旅游局、水利局等会办单位意见,对各相关建议予以答复。 一、关于编制卤汀河生态经济走廊总体规划。一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生态经济建设已经作了全面部署。201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2+1”两片一带生态经济总体功能布局:“2”,就是里下河片区和沿江片区,“1”,就是城北生态经济带。卤汀河所属区域在里下河片区和城北生态经济带范围内。为推进这两片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提出里下河片区坚守生态本底、致力环境提升、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打造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长三角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区、江淮生态经济区的样板区、全省“生态大公园、人文梦水乡”;城北生态经济带立足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提高生态服务功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好“农业+”“旅游+”“生态+”文章,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全市生态经济发展的引领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展示区。同时,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的意见》《泰州市城北生态经济带意见》《泰州市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泰州市城北生态经济带建设重点项目计划》等一系列意见、行动计划,保障这两片区域的总体功能布局落地。二是省印发的《泰州市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对卤汀河生态经济建设明确了方向。生态空间发展布局方面:《规划》提出构建生态优先、功能清晰、导向明确、规范有序的空间开发格局,以上官河-卤汀河三级航道为支撑打造西部生态轴线,并规定其航道两侧按100米控制线建设绿色生态廊道。综上所述,该河流流域是我市北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清水通道,具备打造生态走廊、发展生态经济的条件。但考虑到该片区域已经有里下河规划、城北生态经济带等相关规划、意见来管控,其功能定位基本上已经明确,且涉及到扬州江都。扬州目前致力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相关实施方案正由省发改委牵头编制。因为跨市规划需要省级协调,如要再编一个专门的总体规划,在省发改委刚批复同意我市里下河规划以及我市相关规划、意见、行动计划俱已出台的背景下,不管是省发改委还是市委市政府,再批其中这一块区域规划的条件还不成熟。 二、关于保护性开发卤汀河沿线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具有社会历史的记录性、精神价值的承载性等特点,通过保护性开发可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富民增收。卤汀河全长40多千米,涉及我市海陵区、姜堰区和兴化市。在文化资源保护与建设方面,各地已经做了一些探索。如:海陵区充分挖掘卤汀河盐税文化,着力打造卤汀河风光带、薰衣草主题乐园等景观,加快建设祥瑞文化“麒麟十景”。姜堰华港港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凌文渊、陈炳昌、释松年等一批文化名人,通过挖掘古镇港口文化,重新展现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站或停靠站所凸显的文化个性、文化趣味和文化气象。兴化周庄镇深入挖掘卤汀河水上文化资源,打造了《拉纤号子》《船工号子》等系列船工组歌。兴化市政府正积极推进卤汀河流域的陈堡草荡保护性修复等等。下一步市相关部门将积极指导并配合各地紧密结合田园综合体、特色田园乡村、美丽乡村以及特色小镇建设,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泰州特色的文化产业。 三、关于加大富民产业招商和建设力度。生态产业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生态富民的关键。海陵区正在招引一批文旅项目,推进麒麟吉祥小镇建设,着力打造多个富有地域特点、人文内涵、农文旅结合的旅游风情特色景区,把卤汀河海陵段和城北生态经济带打造成为全市生态产业的“桥头堡”。姜堰区正在充分发挥地处里下河片区和城北生态经济带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药种植业,推进俞垛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设卤汀河等沿河物流产业带,打造华港智能产业园。兴化市全力推进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健康食品和高端装备产业,推进陈堡镇唐庄村、临城街道古庄村、周庄镇东浒村等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四、关于岸线环境整治和发展观光旅游业。一是岸线环境整治方面。卤汀河是一条连接主城区和兴化的重要河流,也是通扬线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卤汀河管理,市政府出台《泰州市卤汀河、泰东河管理办法》(泰政规〔2014〕7号),充分发挥其调水、灌溉、排涝、航运、防洪等综合效益。持续推进航道和岸线整治。根据2005年部省规划确定卤汀河航道等级为三级,目前经过整治已经达到三级航道标准。自2016年开始省政府决定开展交通沿线环境整治“五项行动”,干线航道环境整治也是其中之一,具体包括航道沿线整治和绿化,并按照区划由各地政府组织实施,市交通部门将积极配合各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加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定期监测水质、核定水功能纳污能力、建立河湖健康评价制度,保障清水廊道水质,确保一江清水北上东流。二是发展观光旅游业方面。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全域旅游建设,组织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市旅游局将听取社会各界对卤汀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邀请相关市区参与编制,紧密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争取作为全省大公园水上游览线进行打造,带动沿河市区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为里下河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和沿线乡镇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会同相关市区、部门,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沟通协作,不断强化卤汀河沿线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富民产业招商与建设、水环境和岸线整治以及生态观光旅游业发展,将之打造成我市北部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走廊。 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