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5026
届次
四届四次
承办单位
农委;
标题
加强对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扶持
建议人
杨扬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近年来,农业规模化水平持续提高。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市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2%,与之伴随的是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尤其是统防统治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我市农作物统防统治服务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业化服务组织数量仍然偏少。一个乡镇仅有1-2个专业化服务组织,且有的服务组织仅登记注册而未实际运作,难以适应大面积防治需求;二是服务规模偏小。全市服务组织平均承包防治面积仅1000多亩,有的专业化服务组织仅服务几百亩。三是服务收益低,机手少。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平均每亩水稻收取工时费30-60元不等,一个机手通过此项工作一个服务周期的收入低的只有3000元左右,高的不过5000元,且劳动强度大,高温季节打药风险高,从事专业化统防统治人员积极性不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对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扶持。有关部门设立扶持奖励政策,鼓励创办多元化服务组织,大力增加服务组织数量,确保每个乡镇达到4个以上,平均2-3个村建立一个专业化服务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二是努力提高服务规模和效益。全力推进全程承包统防统治服务服务,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真正开展统防统治服务的合作社,打造一批优秀服务组织。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牵头人和机手的专业技能培训,逐步实现由单一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向从事机耕、机插、机收等综合服务发展,由传统的化学防治向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发展。 三是提高对新型植保机械的扶持力度。农业机械中,机插机收农机较为成熟,补贴力度大。只有植保机械是一个短腿,补贴少,尤其是进口植保机械补贴更少。现有国产植保机械故障率高,而进口机械价格高,补助少,制约了大中型植保机械的发展,也影响了统防统治工作的发展。植保上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季节性强、收入低,人员流动性强。期望高性能植保机械的投入使用和高效能药剂的研发,实现“人背机”到“机背人”的转变。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州市农委关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26号建议的答复函 杨 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扶持”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地积极探索,大力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较快。据统计,截止2015年4月,全市工商注册的植保(农机)服务组织370个,从业人员1.9万人,各类植保药械2.1万台,日作业能力75万亩,可机防覆盖率70%。与2011年相比,服务组织数量、日作业能力分别增加2.3倍和1.7倍,形成了由农技人员、农村能人、农资经销商、种田大户及村组干部等牵头创办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每个农业乡镇有服务组织4个,近50%的村有防治队伍,初步建立了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专业化服务方式不断完善。专业化防治服务形式已由过去单一的病虫代防代治,逐步向全程专业化防治和综合服务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实施的水稻全承包防治服务项目,已逐渐为农民接受。据统计,2014年全市有85个服务组织参与水稻病虫全承包防治服务,签订合同并实施水稻全承包防治24.5万亩,比上年增加35%。 三是专业化防治作用日益突出。在去年水稻病害重发、天气多雨、防治难度大的情况下,专业化防治充分显示了的快速、高效的优势,并在重大病虫防控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和带动作用。与一家一户单独防治相比较:每亩可减少用药1-2次,防治效果达85%以上。 二、目前已做的主要工作 市农委高度重视农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引导和支持服务组织发展。根据《市政府2014—2016年为农服务工作三年方案》要求,重点抓了4项工作:一是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年度重点目标计划”,到2016年,发展植保服务组织400个,培植市级示范组织100个;二是在市区开展“3+1”试点(苏陈、胡庄、兴泰+凤凰街道),试点乡镇平均专业化防治率65%,胡庄、兴泰基本实现全覆盖;三是每年召开2次专业化防治现场推进会,参观学习先进典型,交流总结经验和不足,明确工作思路和措施;四是结合农机购置补贴、病虫统防统治补助、粮油高产创建、全承包统防统治用工补贴、市级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实施,重点扶持有规模、有能力的服务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 2、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为引导植保社会化服务向组织规范化,服务规模化方向发展,按照“服务组织注册登记,服务人员持证上岗、服务方式合同承包、服务内容档案记录”要求,2014年全市认定了40个“市级示范组织”、评选出“十强服务组织”,树立一批市场化、规范化运作的典型,通过培植典型、示范带动,促进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 3、加强技术指导。各地农业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制定统防统治的技术规程,指导服务组织开展防治,并检查防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组织现场会、观摩会,及时印送病虫情报等技术资料,着力提高他们业务水平。近年来,全市各级每年培训20多期,参训人数近千人,全市累计培养持证上岗500多人,大多成为专业化防治服务骨干。 4、落实目标考核。我委每年都将推进植保专业化防治服务作为《全市农业工作重点》,并根据年度专业化防治服务发展目标,列入全市农业系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关键措施,加大考核力度,采取定期抽查考核和年终总结考核评分,确保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工作有效推进。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专业化防治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我市专业化防治服务总体处于发展阶段,市(区)、乡镇之间以及村组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一些地方已有一定规模,但有的地方才刚刚起步,一些服务组织搞得有声有色,也有的服务组织只是挂名而已。 2、服务组织自我发展能力不够。病虫专业化防治具有季节性,加之服务组织的规模较小、形式单一,机手劳动报酬少,服务组织经营利润低,因而队伍不够稳定,用工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3、服务组织抗风险能力不强。由于保险、信息、技术和纠纷仲裁等保障机制还不配套,服务组织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 四、今后工作打算 我们将认真研究和采纳您的有关建议,深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以引导组织发展、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坚持量质并举,努力提升植保社会化服务水平。 1、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细化分工,以植保服务和集中育供秧为重点,支持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构建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水稻病虫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示范区建设,熟化、优化技术服务模式,提升病虫害防治的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2、创新植保社会化服务模式。引导从事机耕、机插、机收的农机人员和村组管水员参与社会化服务,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试点和订单式专业化防治服务,探索家庭农场自我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新途径,推广农药连锁经营模式,拓展园林绿化养护和经济林果病虫防治,增加服务组织经济收益和植保机手工资收入,不断提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3、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点抓好专业化防治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培养一批既会农机作业,又懂农艺栽培的新型农机手,对服务规模较大的服务组织至少培训一名“识病虫、能调查、会防治、懂修理”的植保员,真正做到“查定、达标”防治。 4、关于进口植保机械补贴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补贴机具型号必须进入《2013-2015年江苏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行统一定额补贴,各市县不得对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品目范围内的机具实行累加补贴。由于名录中的植保机械全部国产,因而进口植保机械均无补贴。我们将对您的建议,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同时,开展新型施药机械示范应用,不断提升植保装备水平。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泰州市农业委员会 2015年5月25日 单位负责人: 联系人姓名:高联义 是否已面答:面答 联 系 电 话:86882009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