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20183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委;靖江市政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标题
关于加快推进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的建议
建议人
吴俊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为积极策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省委、省政府扬子江城市群建设战略,江阴、靖江两市深入推进融合发展,积极打造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两地间交流互动的不断深入,作为跨江融合的基础条件,过江通道已成两市间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最大短板,亟需建设互联互通的支撑性交通基础设施,江阴第二、三通道的建设迫在眉睫。 一、过江通道概况 江阴第二过江通道位于江阴大桥上游约5公里处,距上游拟建常泰过江通道约27公里,距离上游泰州大桥54公里,连接江阴、靖江两市,是沟通靖江、江阴两城中心快速交通的重要纽带,工程北起靖江城西大道与公新公路路口,在七圩港河口上游穿越长江,南侧穿越长江后接入江阴路网。本项目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 江阴第三过江通道位于江阴大桥下游约3.4公里处。规划为盐泰锡常宜城际铁路跨江大桥,南岸为江阴市肖山,北岸为靖江市公盛圩。从集约利用过江通道资源角度,本项目拟建设下层四线铁路、上层双向六至八车道公路的公铁两用长江大桥跨越长江。其中两线铁路为盐泰锡常宜铁路,另外两线铁路为新长铁路,公路为市域快速路。 二、加快建设江阴第二、三过江通道的迫切性 (一)上位规划的要求。国务院《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在澄靖间建设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2018-2035年)》中将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列入2019-2020力争开工项目,盐泰锡常宜铁路(江阴第三过江通道)已纳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8~2025年)》。 (二)跨江融合的支撑。2018年8月,两市融合发展协调会议研究通过了《江阴—靖江创建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行动计划》,旨在打造以生态绿色为标识,以产业发展协同化、空间规划一体化、公共服务同城化为重点的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2018年11月20日,省委娄书记在靖江调研时听取我市积极争取江阴-靖江高质量跨江融合发展实验区工作时,明确指出,靖江与江阴同城化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要大胆探索、精心谋划、率先推进。 (三)纾解交通的需要。江阴和靖江两地之间现通过已有的江阴大桥和上五圩汽渡通勤,江阴大桥“逢节必堵”已成常态化,目前日均车流量达9万辆,上五圩汽渡离城区较远,两地间通勤存在着用时长、效率低等问题,遇到雾霾、大雪等恶劣天气只能放弃出行。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的建成既能缓解两地间市民通勤不便的问题,还能有效纾解江阴大桥的交通拥堵。 三、相关建议。 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在江阴、靖江两市规划中均有预控,建设条件较成熟。目前省交通运输厅也已启动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的前期研究工作,多次赴靖江、江阴两地深入调研,并同步环境影响评估、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其中第二通道正开展工可深化研究工作,第三通道已获取环评批复,正开展方案比选研究,两个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为进一步加快建设第二、第三过江通道,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 请泰州市委市政府同步开展江阴第二、第三通道的前期工作,二通道解决江阴靖江两地市域交通联系,三通道解决过境车辆分流和高铁环的问题。 (二) 请泰州市委市政府加强与省有关部门、无锡市的沟通,大力支持加快推进开展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的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吴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发改基础〔2020〕512号)最新规划明确,2025年前将重点推动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建设。江阴第二过江通道由省交建局牵头负责前期工作,目前已获省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苏发改基础发〔2020〕258号)。4月28日,江阴第二过江通道正式开工。近期将加快项目公司和市、县两级服务指挥部的组建,确保江阴第二过江通道按省政府要求顺利推进。 江阴第三过江通道由省铁路办牵头负责前期工作,该通道桥位目前已经基本确定,省环保厅以苏环审〔2018〕23号文对本项目环评进行批复,靖江市也已开展江阴第三过江通道靖江段连接线及路网规划研究,目前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 江阴第二、第三过江通道的建设对落实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加快构建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补齐过江通道短板,推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促进拥江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阶段,我局将全力围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大突破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工程建设,力争江阴第三过江通道尽快开工。 泰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0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