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20076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组织部;财政局;农业农村局
标题
关于增加村级编制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
建议人
高荣恒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一、基本情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存在问题 作为村级组织,面对上级各部门、条线涉及相关政策要求严、标准高,所承所的工作压力非常之大,工作人员交叉任职较多,在执行政策中、工作要求时难免出现偏差。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基层因相关政策的限制,无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源头活水”无出路,导致部分工作久推不前。 村级工作人员按照人口规模的配备编制一般都在5—10人左右,我个人认为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资金投入是成功与否的基础。 三、建议 一是由于农村工作涉及面广,要求高,增加村级骗制、配齐配强村级工作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大村级资金扶持力度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高荣恒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村级编制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关心关注乡村发展和村级组织建设,并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现根据我部职能,将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是持续推进“雁阵培育计划”,配齐配强村级干部队伍。着眼于明年村“两委”换届,实施“151雁阵培育计划”,即全市集中培育100名左右优秀村书记“头雁”、500名左右村书记后备“强雁”,每村至少培养1名年轻干部苗子“雏雁”,下力气解决后继乏人等问题。大力实施“新乡贤回流工程”,选派188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以见习村官、定制村官形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70名高校毕业生。市县乡三级分别重点负责培养“头雁”“强雁”“雏雁”,对优秀村书记,强化拓展性培训,突出思想格局、工作格局、知识结构;对村书记后备力量,强化提升性培训,突出组织领导能力、引领发展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对年轻干部苗子,强化基础性培训,突出基本修养、基本常识、基本能力。连续十年举行“村干部”培训周,采取“‘空中课堂’集中授课+市(区)特色活动形式,对基层干部进行实战实训,系统提升基层村干部的能力素质。 二是进行村干部专职化试点,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姜堰区正在承担省村书记专职化试点任务,并创造性地将受益群体从村书记扩大到全体村干部,从编制管理、生涯设计、待遇保障、能力锻造、考核管理五个方面对专职化管理进行系统设计,制定“四岗五级”分类分级管理、薪酬待遇管理、职业资格认定、星级评定、村干部刚性退出等专项政策,像管干部一样管理带头人、像抓重大项目一样抓带头人队伍建设。围绕现代化、全科型专职村干培养目标,编制《村干部职业能力培养大纲》,组织涉农政策专家自主研发编制了8门培训读本,同步完善课程库、师资库,提升专职村干能力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专业性。为了让村干部的从业能力和履职水平可考量、可评价。下一步我们将在总结姜堰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委组织部统一部署进行推广。 三是搭建平台,撬动资金流向农村。开展“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和“新风行动”,全市以乡镇(街道)和独立运作园区为单元组建100个工作团,采取“组团式走访、网格化覆盖、精准化服务”形式,组织市县乡村4万余名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企),到基层一线找短板、问需求,帮助基层群众、企业项目解决实际困难,大力实施组长项目1463个,644个市县单位(部门)撬动1.96亿余元资金投入基层,切实解决困扰基层发展的难题。2019年市级机关选派村“第一书记”为任职村争取各类建设资金1919万余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明年村两委换届为切入点,全面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通过“抓乡促村”机制,进一步压实乡镇党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职责,持续开展向经济薄弱村选派“第一书记”,充实农村带头人队伍,推行村干部专职化,不断提高村干部待遇报酬,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