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244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
标题
关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建议
建议人
王根贞
代表意见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对该项工作比较重视目前已规划分步实施,期待早日见效。
办结类型
B
内容
代表们认为:农村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设施配套不到位、管网覆盖不全面、设施运转不正常,原因在于论证不充分、重点不突出、管理不到位,根本原因在于运行维护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农村污水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中,省市投入是大头。 代表们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大面向基层的资金投入,支持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市级层面要充分重视论证把关,对村民的居住要通过规划、审批适当集中,除了持续布点之外,当前最突出的是要加大配套管网的建设,充分发挥已经建成设施的处理能力。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王根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镇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市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也是当前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的主攻方向。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市把镇村生活污水治理摆到了事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通过规划先行、试点带动,县域统筹、分步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在建设资金上,我市通过组织各市(区)积极申报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县奖补资金和省级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运行以奖代补资金,分别上争补助资金2.12亿元和9610万元。 当前一些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建设水平、运行能力以及设施配套覆盖率上仍然存在不足,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省定目标、加强规划统筹、提升系统思维、坚持分类施策,着力破解镇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具体要做到: 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实现全市“一盘棋”。统筹镇、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在乡镇层面,要敢于打破区划局限,结合管网建设布局规划,以现状运营质态较好的设施为基础,对分散或闲置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整合,提升污染消减的规模效应。在村庄层面,要正视部分农村“空心化”的实际,对收集水量进行科学预测,合理确定处理规模,同时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路径。 二是创新运行管理,实现全市“一张网”。根据各地实际,探索可行的镇村污水治理及长效运行的管理模式,按照“四统一”的工作模式,优选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增强镇村污水处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效率。探索建立按效果付费的运营维护绩效考评机制,制定具体可行的运营管理标准及考核细则,根据考评结果向运营管理单位支付费用,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构建覆盖全市的污水处理基础信息体系、考核评估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2020年底前,各市(区)完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信息平台的建设,统一融合到市级平台,做到全市所有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实时监控、实时管理。 三是提高资金保障,实现全市“一本账”。逐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调整机制。建立城乡统一成本核算的污水收费政策,落实征收责任,切实提高征缴率,确保专款专用。将镇村生活污水治理及运行维护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市及市(区)两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大力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乡镇污水处理设施。 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