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5088
届次
四届四次
承办单位
科技局;经济和信息化委
标题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
建议人
高中华
代表意见
非常满意
办结类型
A
内容
近年来,市政府和各级部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采取多方举措支持各类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采取新的举措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新的突破。 对此,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是要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政策,从财政、税收、个融、政府采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稳定的投入机制。三是各级科技部门要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整合专项资金,提高使用效率,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攻关项目、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有利于企业创新和公平竞争的政策,营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引导我市工业企业加入科技研发投入,为泰州的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高中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切实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和引领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创新,我局积极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科技“三服务”活动,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市企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逐步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4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01.35亿元,同比增长17.75%。全市共申请专利26695件,授权9118件,同比增长9.7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40件,同比增长37.10%,增幅列全省第三。目前,全市已建企业技术中心 共计382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92家。 围绕您在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一是加大科技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科技政策宣讲团和相关业务处(室)举行政策宣讲,举办科技政策落实培训班,发放《科技服务手册》,不断加强对企业科技政策方面的引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市科技政策。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政策落实工作机制。以市(区)为单位,建立政策宣讲辅导网络,每季度以市区为单位集中交流汇报一次政策辅导落实际情况。邀请国、地税工作人员到企业进行科技税收政策答疑,辅导企业申报加计扣除等工作流程。每年组织开展科技政策落实情况专项调研,对各市(区)科技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摸底,了解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召开座谈会共同讨论,研究对策。三是开展针对性的科技政策辅导。我局所有挂钩服务企业联络员必须深入企业服务,了解企业发展情况,面对面向企业宣传国家、省、市科技优惠政策,就企业在科技政策落实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企业项目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帮助,积极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二、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为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使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2015年2月泰州市政府出台《泰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费6000万元创新券专项经费,区财政配套2000万元,并可结转下一年度,滚动发展。创新券分为企业类、平台类、奖补类。比如,企业科技创新需要购买技术成果和服务,如果想使用创新券,则必须配套创新券使用金额的2倍;企业添置研发设备,必须配套创新券使用金额的6倍才可以使用创新券。这样变事后补助为事前引导,变选择性支持为普惠性助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撬动效应和放大效应,让科技的阳光照到每一家致力创新的企业。 三、改革完善科技计划项目体系,健全科技项目监督机制。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执行“组评分离”制度、回避制度、信用制度和项目监察制度,实现计划的申报、评估、下达、验收全流程在阳光下运行。启动科技广场建设,全力打造集科技研发机构、中介服务与人才服务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为一体的科技服务综合体。鼓励企业在广场内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凡入驻的公共服务平台或研发机构给予科研设备投资额5%的经费资助。鼓励各类人才在广场创业,对入驻广场孵化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根据企业对地方财政贡献的大小,对企业研发或扩大生产给予扶持。 四、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联合攻关,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工艺和新产品。一是推进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在我市优势产业集群中积极开展调研,选择有基础、有发展潜力、有影响的产业,进行行业共性平台创建工作,发挥行业共性平台的作用。二是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指导、组织申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继续开展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开展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考核,优胜劣汰,促进技术中心建设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引导企业继续加大创新能力建设力度,深入推进产学研紧密联合,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进一步提升现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引导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以国际同行业领先企业为参照系,努力创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创新环境与条件,整合国际和国内的创新资源,提高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瞄准世界同类产品的最新技术领域,发展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知名品牌,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 泰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5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