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5020
届次
四届四次
承办单位
发展改革委;
标题
迅速推进泰州常州过江通道建设
建议人
李 飞
代表意见
泰州市发改委高度重视本议案,工作推进扎实,富有成效,本人及提案人都非常满意。同时希望泰州市交通部门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协同推进本工作迅速落实到位。
办结类型
B
内容
我市泰兴虹桥与常州武进一江之隔,现有通道---七圩渡口承载能力极弱,难以适应日益扩大的人流、物流需求,既影响我市“走出去”步伐,更影响先发地区对我市的拉动和辐射。建立泰常过江快速通道是我市实施“学赶苏南、跨越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对与先发地区开辟新的合作方向,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是符合泰州长远发展战略,拉近与常州等城市的距离,有利于进一步加快开放步伐;二是加快沿江开发的现实需要,有利于与一江之隔的常州产业园区形成互动、推进合作,同时也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和辐射,带动我市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三是凸显泰兴沿江区位优势,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环境,加快推进虹桥新城建设。 虽然泰州常州过江通道已“列入国家规划”,但至今尚未有实质性的建设推进行动。为此,围绕建设泰常过江快速通道,提出三点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强与常州市政府的沟通对接,强化建成意识;二要进一步加大上争力度,争取省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三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决心,集中两市财力重点推进该项目早日建成。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 第ya2015020号建议的答复函 李飞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迅速推进泰州常州过江通道建设的议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泰州、常州两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两地的交通流量大幅增长,七圩汽渡是省道232的组成部分,平均每日过江汽车6000辆以上,夹港汽渡是泰州中部通往常州、江阴主干公路线的组成部分,车流量也在较快增长。常泰过江通道建设,是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需要,可以促进泰州与常州两地跨江联动,融合发展,拓展泰州、常州的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该通道的建成将进一步拉近苏南、苏中地区的空间距离,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锡常泰一体化发展。 我市和常州两地政府对该通道的建设均十分迫切,两地发改、交通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泰常过江通道的前期工作。经积极对接争取,常泰过江通道已列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 年)》等规划。早在2012年,泰州和常州两市交通部门就联合委托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常州至泰州过江通道规划方案研究”,对桥梁方案、隧道方案、高速接线、公铁合建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已形成了初步研究成果。根据两地政府和有关专家的意见,结合具体建设条件,初步形成了三套比选方案。泰州、常州、泰兴发改委、交通局等相关部门先后召开了中间成果研讨会、规划研究成果汇报会,并多次联合召开“泰常过江通道项目推进协调会”,形成了推进协调会议纪要,明确了初步的推进计划,且按照规划的推荐方案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了规划预留。同时,泰州、常州两地发改委、交通局已专题向省相关部门作了专题汇报,省发改委、交通厅明确表示予以支持。 目前该通道没有列入《国家长江过江通道规划》,通道也缺乏接线支撑(《江苏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没有与该通道相接的高速公路)。 交通运输部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何健忠等关于“加快推进泰常大桥项目建设”的议案时明确“泰常过江通道为射阳至丁蜀公路和泰常城际铁路合用通道”。我市政府在省人大代表顾继礼提案会办意见中明确提出“建议省政府明确省级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泰常过江通道项目的前期研究和报批,积极争取列入国家长江过江通道修编规划,并将两端接线列入江苏省高速公路网修编规划,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你们提出的三点建议,通过三地发改委、交通局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积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政府层面的沟通联络机制。向两地市委、市政府作出专题汇报,建议两市政府领导尽快举行会商,成立协调推进机构,尽快建立两市层面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二是积极争取省级层面牵头开展前期工作。泰州、常州两市政府近期将联合向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做专题汇报、对接《泰常过江通道规划方案》研究成果,争取省级及早组织规划方案审查,进而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三是争取列入相关规划。抢抓相关专项规划修编机遇,会同常州市的相关部门向国家、省相关部门加强汇报、对接,争取能将泰常过江通道列入《国家长江过江通道规划》,同时争取尽快将接线列入《江苏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 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