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8051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靖江市政府;住房城乡建设局
标题
关于支持泰州东大门西来镇创建省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议
建议人
熊江咏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西来,是泰州的东大门,流传着“江水西来,聚沙成洲”的美丽传说,传承着“渔工耕读”的历史文化根基,孕育着最美“埭上人家”。2017年我镇申报了第二批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 靖江市江水西来田园小镇位于国家级生态镇西来镇镇区,规划总面积3.1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06平方公里。未来三年计划投资26.6亿,目前已完成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域创意设计。小镇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农耕文化”为载体, “田园旅游”为主线,着力打造“三心、四轴、五片区”,形成宜商、宜游、宜居、宜渔、宜乐“五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营造出“江水西来,唱响‘渔工耕读’;聚沙成洲,孕育‘埭上人家’”的田园画卷。 我镇投资1.65亿建成了御桃园、西来禅寺、古街一角、焦港桅林、水美泥桥、康居丰产、植物园、农耕馆等生态旅游“新八景”。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镇”、“江苏省文明镇”、“江苏省园林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等荣誉称号。 “渔”:三江垂钓中心,每年吸引上万名专业钓手云集西来,切磋竞技。我镇顺势而为,精心培育根植乡土的垂钓游乐,引领简素安然的休闲生活,年均吸引数万名游客前来养身静心,享受精致慢生活。 “工”:三江电器、靖互股份、永昊螺栓等一批行业“领头羊”。将西来打造成驰名中外的“全国微特电机制造与控制产业基地”、“全国标准件之乡”。 “耕”:西来农耕陈列馆,是苏中唯一的一座以农耕文化历史、农耕实物为主题的陈列馆,展品十分丰富。还有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西来科技植物园。 “读”:在建的西来文艺中心,内设有祁智文学馆、刘灿铭书法艺术馆等。另外我们还通过百姓大舞台,让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将传统的锡剧与桃花相结合。推出传统演出项目,切实服务好来访的游客。 我镇连续五年举办“桃花节”,节日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桃花朵朵开,西来约你来”早已家喻户晓。多次举办了风光微摄影大赛、千人相亲会、双休亲子自驾游等众多旅游品牌项目,让游客寻找到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目前,我镇正在申创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已通过泰州市评审,正等待省评审结果。 恳请泰州市支持靖江西来镇创建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靖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州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jy2018051号建议的答复函 熊江咏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泰州市东大门西来镇创建省旅游风情小镇”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西来,是泰州的桥头堡、靖江的东大门,东连如皋、北望泰兴、南眺张家港,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资源禀赋。2017年西来镇申报了江苏省旅游风情小镇,目前已通过现场考察、专家答辩等环节,正在等待省级评审结果。旅游风情小镇规划总面积3.1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已完成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域创意设计,植物园、西来寺、农耕馆、垂钓园等“西来八景”已经初具形态,“西来八大碗”已成为靖江旅游+美食的一张名片。西来正以“宜居”为目标、“文化”为载体、“乡村休闲旅游”为主线,加快建设有故事、有风情、有产业、有旅游、有生活的旅游目的地。 一、突出“文化”之魂。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小镇建设过程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注重“特在文化底蕴、强在文化主题、美在文化内涵、富在文化引领”,深度挖掘西来文化的内涵,探寻西来文化发展的脉络,将西来文化元素回归原乡的情怀,融入到美食、美景之中,融入农耕展示、民俗体验、竞技垂钓等旅游项目之中。 一是主推“节庆”文化。西来镇连续6年举办桃花节,以花之系列为主题,设计桃花节主题活动,每年吸引游客10余万人。今年与CCTV7《乡村大世界》栏目合作,推出系列节目《家乡·走进江苏靖江》,助推西来旅游走出江苏,走向全国。 二是展示“农耕”文化。依托西来农耕文化陈列馆,注重展陈与农耕体验活动相结合。开发“做一天农民,体验农耕的艰辛”活动项目,提供水车、石磨、石碾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如何使用这些逐渐淡出视野的农具;提供水蜜桃采摘,让游客体验乡村自然纯朴之美;提供学唱村戏——“唱春”,让游客体验西来民俗之美。 三是挖掘“美食”文化。还原最初的味道,深度挖掘“八大碗”的文化品牌内涵,开展厨艺大赛,组织厨师培训,让“八大碗”逐步成为西来美食的一个名片;讲好“八大碗”美食文化故事,让“八大碗”在民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美食文化引领乡村旅游发展。 二、注重“美景”之本。加快小镇客厅规划建设,推进植物园升级改造,扮靓核心区的整体风貌。精心打造三江垂钓、植物园、农耕馆、御桃园、西来寺、兴隆古街、水美泥桥、康居丰产等西来“新八景”。 一是在核心区打造“特色景点”。西来的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直接反应了西来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尊重西来原居民建筑结构的特色,保持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体现西来先辈智慧的结晶。东扩植物园、疏浚景观湖、建设景观墙、改建西来寺,打造集禅修养生、群文活动、展览体验于一体的4A级乡村旅游点。新建垂钓精英俱乐部、建设“渔”文化展厅、建设六圩埭“渔”文化民宿,将垂钓与捕鱼体验、鱼宴品尝、渔文化展示相融合。 二是在集镇区打造“特色街区”。对向阳河沿岸老街现状进行修复,通过河道整治、河道疏浚、绿化造型、建筑立面处理、景观灯布设,逐步恢复老街记忆;对仿古街、兴隆街、华新街进行改造提升,启动绿化、洁化、美化、亮化建设,形成“一街一品一特色”的道路风貌,打造旅游新亮点。 三是在乡村打造“特色田园”。深挖丰产村、泥桥村、西来村等特色村的内在潜力,规划观光采摘、苗木观赏、开心农场等项目,营造“四季有瓜果、满目尽田园”的生态风光,让村民直接参与乡村旅游,来展示乡韵、乡魂,提供有农户特色的餐饮、住宿,给游客以朴实的乡村面貌。出台六圩埭民宿奖补办法,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春赏花、夏垂钓、秋摘果、冬禅修”的四季特色活动。 三、确立“产业”之根。旅游小镇的核心,在于产业。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与旅游要素融合,形成丰富“旅游+”业态,实现特色小镇发展的可持续。 一是旅游+农业。通过培育多元、复合的农业产业链、衍生链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农产品直接承载着西来乡村最真实味道的,通过搭建农产品交易平台,将农产品变成礼品,提升经济价值;通过有文化的包装,将商品变成记忆,进行情感营销,让有温度的产品,真正实现“可带走的记忆”。 二是旅游+工业。出台文化旅游产业考核细则,奖励旅游休闲食品生产企业骥洋食品厂依托现有的建筑厂房、生产流程、设施设备、生产工艺等资源开发工业旅游观光项目,按照工业旅游景区标准进行改造提升,合理规划观光区、体验区、展览区、购物区、游憩区等功能区域,满足游客参观、食宿、购物和休闲娱乐需求。 三是旅游+三产。充分彰显国家级垂钓中心及省“四星”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平台效应,放大“桃花朵朵开、西来约你来”桃花节名片效应,把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来推动,精心设计西来一日游、多日游的旅游线路,重点打造以“垂钓休闲”为主的团队精品游、以“田园采摘”为主的家庭亲子游、以“古寺修禅”为主的小镇养生游、以“桃花朵朵开”为主的休闲度假游线路。 围绕旅游风情小镇打造,西来镇在“渔工耕读”的基础上,明确了文旅特色定位,但仍未形成集群效应,产业融合有待加强,周边配套仍需完善,主要是受制于已有的空间规划、用地指标以及资金投入等。下阶段,我市将继续支持西来镇全力以赴,争创旅游风情小镇,从要素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既做好规划引领、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工作,同时融入“市场运作”运营理念,吸引多方资本前来投资、运行,重点突出西来生态文化旅游公司实体化运行,加快推进镇域景区集群化改造提升,全面优化田园生产环境,打造集田园观光、竞技垂钓、文化创意、农事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宜农宜旅美丽乡村。 最后,感谢您对市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和合理建议,我们将认真工作、积极作为,全力推进城乡建设,打造和谐宜居环境。希望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靖江市人民政府 2018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