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20216
届次
五届四次
承办单位
宣传部;民政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标题
《关于如何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的几点思考》
建议人
董青
代表意见
对办理结果满意。
办结类型
A
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关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的大局,关系乡村全面振兴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关系彻底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目标的实现。 泰州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纷纷建成投入使用。那么如何真正发挥作用的最大化,彻底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呢?建议如下: 1、宣传文化部门加大组织开展活得频次,通过文娱演出、道德讲堂、挖掘当地典型,弘扬正能量。结合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三观”的教育,还是公民道德、文明素养、乡村“三风”的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春风化雨的行动、发人深省的活动、润物无声的氛围,使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洗礼、得到教育。 2、各单位定期下沉,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村民见面会,为村民释疑解惑,解决问题,钝化基层矛盾。同时将最新政策送达到最基层。 3、定期开展爱心志愿活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爱心志愿基地,扩大志愿服务范围和受益群体。 4、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课堂,爱心驿站、爱心之家等等可一并纳入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董青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的几点思考”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泰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四化”工作思路,在阵地建设、实践模式、队伍建设、活动载体等方面努力探索。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652家,靖江市成功申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国家级试点市,泰兴、兴化市成功申报全省第二批省级试点市。印发《关于运用大走访大落实机制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功能设置的“六个进”、实践要求的“十个一”。全市各地、各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常态开展活动,参与群众超过60万人次,品牌项目和活动影响深入人心。 疫情防控期间,市委、市政府心系群众安慰冷暖,发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广泛开展“疫情防控‘五关爱’暖心行动”。重点针对低保户、五保户、困难残疾人、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等对象,开展捐赠捐助、生活必需品“无接触配送”服务、订送餐、心理抚慰等行动,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免除后顾之忧。全市近48万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爱心帮扶活动3100多场,有5200多个困难家庭得到及时帮助。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社会版、《新华日报》头版重磅推介。 2020年,我市将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上下功夫,突出项目化、载体化、品牌化、特色化“四化”要求,推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高质量、全覆盖。一是发布实践“菜单”。拟于6月,召开全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现场推进会,制定发布《2020年度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菜单”》,由群众根据需求“点单”,由中心(所、站)根据计划“派单”,使供需对接精准化、科学化、有效化。二是启动实施特色项目。组织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任(所长、站长)项目”,通过干部立项目—群众体验项目—领导小组评项目的实践模式,引领各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符合本地实际的“龙头产品”“品牌项目”。三是定期开展下沉行动。常态化组织开展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志愿服务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工作。四是有效融合各类资源。发挥市、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志愿服务团队作用,建立“互联网+”模式,依托泰州市志愿服务云平台,开拓工作新渠道,使群众点单与志愿者接单相衔接,开展全覆盖、分众化、菜单式的文明实践活动。 中共泰州市委宣传部 2020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