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158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住房城乡建设局;国资委;交通运输局
标题
关于对泰州建筑业进行统筹、扶持的建议
建议人
石建新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建筑业是泰州的优势产业、富民产业,在几代建筑人的拼搏与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泰州建筑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1、泰州建筑业的基础优势是有一支吃苦耐劳,技术精湛的建筑队伍,但现在的情况是这支队伍正在萎缩,更为严峻的是包括从事施工管理的工作岗位对本地区年轻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在下降,“用工荒”、人工成本增加成为阻碍我市建筑业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 2、泰州建筑业缺少象建筑央企或类似上海建工、北京建工、北京城建等相应规模的龙头企业。 3、泰州建筑业的主要优势还仅局限于底层建筑领域,在大型基础设施、隧道、桥梁、大型工业装置等工程领域技术能力、竞争能力还很欠缺。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特此建议: 1、泰州市委市政府要加强对建筑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培育“航母”级的混合所有制龙头企业。 2、扶持市政、设备安装、隧道施工等专业企业的发展。 3、本地区的国有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工业设施、环保设施、公共交通等项目优先向本地区施工企业倾斜。 4、本地区的PPP项目优先向本市建筑企业倾斜。 5、进一步加大行业领导及高端技术人才的表彰和引进支持力度。 6、加强校企合作,统筹全市各大院校面向社会招收建筑专业学生并常年开设建筑专业课程,为我市建筑企业储备人才。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石建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泰州建筑业进行统筹、扶持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1、加强对建筑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培育“航母”级的混合所有制龙头企业。 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扶持优势企业。支持优势企业以产权为纽带,整合资源。培育组建高资质、特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的《2019年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要点》( 泰建发 (2019〕111号)中,提出“加快建筑业改革发展, 助力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建筑企业晋升高等级资质,力争 2-3家企业申报特级资质,3家以上企业创成省级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为培育“航母”级的混合所有制龙头企业创造条件。 2、扶持市政、设备安装、施工等专业企业发展 一是在市政工程总承包、设备安装专业承包方面,努力提升企业资质,鼓励企业提档升级,提高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按照《关于支持本市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帮助指导本市企业资质晋升,积极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并主动帮助协调好相关工作,为企业开拓建筑市场承接工程提升了企业资质能力基础。二是支持企业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及支持建筑企业引进和储备技术及管理人才。积极打造既有战略规划又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家队伍,定期评定建筑业优秀企业家。大力发展市政、设备安装等施工作业为主的专业企业,鼓励我市龙头骨干企业与各级院校联合办学,建立人才实训基地,坚持“先培训、后从业”的原则,提高人才队伍建设。 3、本地区的国有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环保设施、公共交通等项目优先向本地区施工企业倾斜。 一是鼓励大型建筑企业向重点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拓展业务。积极支持本地企业单独或通过联合体参与本地区的国有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工业设备、环保设施、公共交通等项目投标。二是对国有投资项目在建立市(区)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库时,优先选择信誉高的本市建筑企业。2018年以来,本地企业均可进入预选承包商名录,在预选承包商名录中的本地企业(包括二、三级资质)均可以参加投标。三是在适用“评定分离”范围内的项目,无特殊原因,定标时,在同等条件下,招标人应优先考核本地企业。 4、本地区的PPP项目 优先向本市建筑企业倾斜 鼓励本市优势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市域内PPP项目建设。对PPP项目,邀请招标的优先向本地企业发出邀请书,招标文件方面向本地企业倾斜。在适用“评定分离”范围内的项目,无特殊原因,定标时,在同等条件下,招标人优先考核本地企业。 5、进一步加大行业领导及高端技术人才的表彰和引进支持力度 一是年初召开的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要求加强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性、评价的科学性、激励的有效性。 二是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出台《泰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业发展的意见》,企业每引进1名硕士学位以上的人员,并续用3年以上,参照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泰发〔2007〕12号)进行奖励。 三是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奖励力度。2018年8月,市建工局承办了泰州技能状元大赛砌筑项目的比赛,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6名选手,分别由市政府、市总工会、市人社局授予“泰州市技能状元”、“泰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和“泰州市技术能手”称号,并给予10000元、5000元、2000元奖励。 四是进一步加大行业引领作用。年初,市政府与各市(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状中,将获得中级职称人员数量、BIM技术等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对各市(区)政府的考核,促进了人才的引进和素质提升。 6、加强校企业合作,统筹全市各大院校面向社会招收入建筑专业学生并常年设建筑专业课程 ,为我市建筑企业储备人才。 鼓励建筑业企业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平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每年召开校企合作对接会议,鼓励我市重点骨干企业与我市职业院校开展科技和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培养了一批建筑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目前,我市共有三所院校面向社会招收建筑专业学生并常年开设建筑专业课程,在校生规模约2000人,并各具特色。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招收建筑专业学生250人,并与正太集团共同设立正太学院,由正太集团每年提供15万元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学生毕业优先由正太集团挑选,该学院还投资数千万元设立建筑工程技术省级实培中心,供学生同时面向社会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南理工泰州学院面向社会招收建筑专业本科学生,每年150人,并与省建安建设、中城建十三局等企业签订共培及科技合作协议,企业每年提供10万赞助费,为企业定制化专业课程,定向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紧缺人才。泰州技师学院面向社会招收建筑工程专业技能人才,为企业定向培养施工现场专业操作工人以及特种作业人员,如电焊工,建筑电工等技能工种,每年200人,为我市建筑业培养了一批高技能实操人才。 二是省建安建设公司与南理工泰州学院合作成立“泰州市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国内顶级专家担任顾问,致力于全市BIM技术人才培养,BIM技术研究和攻关,BIM数据平台共建共享,BIM项目推广和应用实践,成立一年来,为我市培养了200多名BIM技术骨干人才,市政府下发了《泰州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为我市BIM技术在建设领域的全面实施并走在全省前列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