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8121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工商联;纪委;市委办;工商局;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局;商务局;政府办公室
标题
关于发挥纽带作用 助推经济快发展的建议
建议人
郭余庆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发挥纽带作用助推经济快发展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如何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创新,善于突破,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助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议:1、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扩大工商联的知情渠道,有关经济工作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会议应及时通知工商联参加; 2、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制订和经贸活动应通知工商联参与; 3、成立有关经济协调机构,吸收工商联为成员单位,努力使工商联成为名副其实的桥梁、纽带和助手。 4、工商联是民营企业的"娘家",经常听到民营企业的各种呼声、愿望与诉求,保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责无旁贷,建议市政府成立“市非公有制企业服务中心”,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服务的平台和载体,由工商联牵头,联合相关部门,设立举报电话,做好维权工作。 5、建立政府与非公有制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搭建政府领导与非公有制企业家对话的平台。 6、政协、统战部、效能办、工商联应定期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行风评议,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7、充分发挥在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引导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民营企业家,特别在外和海外非公经济人士把个人富裕与全体泰州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泰州发展。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泰州市工商联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jy2018121号建议的答复函 郭余庆、叶平、李俊等3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挥纽带作用,助推经济快发展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充分发挥工商联党委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桥梁纽带和政府管理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助手作用。市委办起草市委全会、有关经济工作会议、项目点评会和有关招商引资活动方案时,已将市工商联列为参会对象;市政府办在召开以经济工作为主题的会议,组织经济工作专题调研或开展有关经贸活动时,邀请工商联参加;事关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出台,市政府办通过协商、座谈等形式,征求非公经济人士代表和工商界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相关的诉求,并认真吸收,尽可能采纳,努力为工商联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二、积极建立健全工作对接机制。在成立或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协调机构时,市政府办公室将建议吸收工商联为成员单位。市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邀请工商联并组织企业参加民营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活动和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大会活动。将邀请工商联为泰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定期听取包括工商联在内的各成员单位意见和建议。市经信委筹备建立全市促进中小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吸收工商联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全市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作。在修订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时,征求工商联的意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强企业融资服务、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建立健全政府与非公有制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市委市政府2008年成立了“三服务办”。2014年9月市委市政府又建立了企业家座谈会制度,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开一期企业家座谈会,截今已召开了43期,共有350家企业参会,其中95%的企业都是我市民营企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企业家座谈会高度肯定,此项工作也得到了广大企业家的点赞,已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近400个。目前市委办会同市三服务办对企业家座谈会制度进行完善。一是建议各市(区)参照泰州市建立企业家座谈会制度;二是对接市活动办每季组织大走访工作团定期走访企业,定期召开工作团所在地的企业家座谈会,并将情况及时报市委市政府;三是不定期邀请工商联参加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让工商联及时听取民营企业的各种呼声、愿望和诉求。 四、建立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市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加强与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联系,充分发挥作用,开展了培训、诊断等系列活动,与工商联联合开展专题讲座培训和中小企业融资洽谈签约等活动,每年联合编写全市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联合开展相关调研、考察学习活动,形成了联系畅通、合作紧密的工作机制。今年将借助省级资源,与省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举办1期产业发展领军人才清华大学专题班;选择机械、电子2个行业,组织行业内标杆企业的参访培训;组织开展企业家沙龙活动,选择一批创业型、实干型企业家,开展专题论坛、参观考察、产学研交流等活动,为“专精特新”企业家搭建一个政企沟通、产业协作、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企业家成长;开展企业诊断活动,与中小企业星级公共服务平台等中介机构开展合作,调动和优化配置服务资源,大力开展管理诊断、人才培训等各类服务活动,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普惠服务;针对企业参加培训时遇到的个性问题,举办10期企业诊断活动,邀请专家深入企业调研,找出制约因素,形成解决方案。市科技局2017年帮助全市各类非公有制企业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项目400余项,资金1.6亿元,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0家,组织各类非公有制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行科技合作350场次,主动为企业开展项目对接牵线搭桥,为企业培养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市工商联与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重大活动组织,积极主动参与各类创新政策制定过程,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广大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五、市工商联积极主动履职尽责。一是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和企业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重点围绕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军民融合发展、营商环境的改善等课题,深入调研、深入思考、深入分析,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拿出高质量的调研成果,提出精准管用的意见建议,为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进诤言、出良策、献良方。二是推动建立企业家队伍培训体系,与市委组织部、统战部等联合举办高层次民营企业家培训,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达到使全市企业家总量明显增加、结构明显优化、素质明显提高、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建成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善于运用资本市场、精通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的一流的企业家队伍。三是着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与公、检、法及司法部门的协作,联合建立维护非公经济法律服务机制,推动成立企业法律专家服务团,推动落实保护产权政策,特别是创新知识产权、财产权的保护,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六、合力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引导企业家勇担使命,做主动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模范;激发企业家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 “扬子江城市群中部崛起”城市和“四个关键突破”中建功立业;引导企业家致富思源,积极参加“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活动和公益行动;与市商务局合作,进一步完善由民营企业、异地商会为主体构成的招商网络机制,组织赴海内外民营企业家密集地区拜访,通过加强联络和交流,邀请企业家组团来泰考察,推介泰州投资环境和发展成就,依托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和梅兰芳艺术节,举办全市项目集中签约大会,邀请民营企业家来泰考察访问,引导在外企业家关心、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其对家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从而推动各类资本向我市集聚,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归、企业回归;提高招商服务水平,坚持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落地后顺利推进,以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在外非公经济人士回乡投资兴业。 泰州市工商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