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ya2014017
届次
四届三次
承办单位
jy水利局;财政局,交通局,规划局,环保局,住建局,民政局,高港区,医药高新区,海陵区,姜堰区,泰兴市
标题
关于优化“三泰” 水网建设的议案
建议人
李跃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B
内容
案据: 1.统筹考虑海陵、高港、姜堰三区水环境提升,形成市区一体的水功能区。 2.优化水网建设,明确河道功能,打造快速绕城航道。 3.将泰州中部干线路网建设与水网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同步分段启动实施。 解决方案: 一、优化“三泰” 水网规划 1. 更好地满足市区城市水功能的整体需求 建议西以引江河、北以新通扬河为界,东南以运粮河、周山河、西干河、两泰官河、古马干河至长江一线为界,规划构建目前市区的城市水功能区(附图1),形成功能区内用长江水北送、东引、再南出的格局,努力创造最优的城市水环境。 2. 更好地提升区域航道功能(附图2) 建议一要打造市区快速绕城航道。在提升引江河通航能力的基础上,迅速按三级航道标准启动新通扬运河改造项目,把从长江马甸闸经古马干河、两泰官河、西干河、周山河、葛港河至新通扬河一线规划并逐步建成四级航道。二要完善“三泰” 区域航道网。建议利用葛港河、新曲河等现有河道,重新按四级航道标准调整原姜十线的航道走向,并从姜堰北利用东姜溱河在新通运河至泰东河之间规划为至少4级航道,形成姜十线北延段;在姜堰、泰兴东部利用运粮河、南干河、增产港,形成连接夏仕港至新通扬运河的“三泰” 东部5级航道。三要重视航道功能的利用。研究采取措施,控制沿航道建码头,建议从规划角度引离航道。如老通扬运河可废去航道功能,在姜堰开发区内葛港河(新姜十线)以东至盐靖高速的老通扬河段规划建设姜堰港。 3. 进一步提升引、提、排、控、净的能力 建议一要提升泰州市区长江水北送东引的能力。在加快推进马甸60个流量翻水东送项目建设的同时,以马甸闸为起点,引水至泰镇高速西侧利用现有南北向中沟以及前进河至老通扬河,形成一条南北向的送水河道,配套60-100流量的送水能力;改造老通扬运河,在兴泰南路以东借道大寨河,发挥江水东引的主通道作用。二是要围绕保障市区城市水功能区的水控排能力,规划建设好控制工程;围绕提升通南地区的水控排能力,规划建设好沿东部边线的控制工程。三要围绕保障市区城市水功能区的水质,研究落实污水禁排、河道及两岸属地(村、居)主体管护和死水塘生物净化的长效措施。 二、合力推进“三泰” 水网建设 1. 真正重视“三泰” 水网建设。建议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交办本建议后,市政府明确市长挂帅、秘书长牵头,协调水利、交通以及城市相关规划,明确相关分管市长、秘书长的前期准备工作任务,2月底形成办理打算(征求代表意见),6月底前在确定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实施方案,明确跨部门、跨区域相关事项的责任分工,由分管副市长、副秘书长牵头分别交办(交办时请代表参加,满意后正式形成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函)。 2. 合理划定市、区涉水事权。建议根据市政府泰政发(2010)117号文件《关于调整泰州市区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在统一区级水行政管理体制的同时,合理划分市、区两级的涉水事权和相匹配的财权,构建有利于增加水利投入的长效机制,更好地调动区级治水和基层属地抓好管理的积极性。 3. 提高部门、区域联动的组织程度和工作力度。一是水、城规划联动。城市水功能区划定后,市区城市规划建设尽可能相一致、相衔接。二是规划与行政区划联动。如按附图1划定水功能区,可将古马干河以北原马甸镇的3个村和宣堡镇宁通高速高港一侧的1-2个村划归高港管辖,其他区域的行政区划也可作微调。三是航道、公路联动。比如,姜十新线的建设可与泰州南北向的中部干线s232联动建设,新通扬运河至周山河段利用葛港河先启动实施。四是水利、交通联动。充分调动水利、交通部门上争项目、资金的积极性,凡涉航河道,逐条研究,统一包装,分别上争;项目的实施,在统一明确要求的前提下,部门选择和分派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明确相关目标和时间要求,各自竞相实施。五是上下(区域)联动。根据规划和实施方案,围绕区域水网综合功能的整体作用发挥,切实提高组织跨行政区联动的整体工作水平和涉水涉航相关部门的服务保障工作水平。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主办)李跃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化三泰水网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作为今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督办的重点建议。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明确由分管市长陈明冠牵头领办,先后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和市(区)负责人,专题研究“三泰”水网建设问题,细化工作方案。6月13日,市政府专题召开交办会,下发了工作分解方案,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要求各有关部门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规划控制后分布实施的要求统筹谋划,抓好工程规划,研究近期项目,尽快组织实施。在具体工作措施上: 1、加快构筑引排通畅的可控水系。一是科学规划城市水功能区, 5月13日,市政府召开专题论证会,邀请市人大分管主任、市有关部门专家,对市区城市水功能区进行了专题论证。要求规划部门牵头,水利、环保部门配合,年底前启动市区城市水功能区总体规划编制。二是加快编制通南水利规划。目前,水利部门的通南水利规划已基本完成,规划中明确了“三泰”地区的防洪排涝、水生态控制、水工程调配、河道生态治理等工程性措施。为保证城市水功能区水源水质,计划在宣堡港与南官河交汇处兴建宣堡港闸1座,在许庄河、鳅鱼港、两泰官河相交处,兴建三合水控制闸1座。通过以上两个建筑物的实施,有效保障口岸闸和高港枢纽向城市水功能区调水的效果。三是沟通整治河道水系。未来三年市政府将投入16.55亿对市区骨干河道进行整治,对断头河实施打通,对淤积严重的河沟进行疏浚,疏通从沿江向功能区引调水通道,改善区域水系品质,形成“三泰”区域引排得当、循环通畅的水系格局。 2、着力优化市区航道功能规划。按照构建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的要求,交通部门年初已启动了泰州市内河航道网修编工作,年底拿出规划初稿,明年上半年编制完成。加快推进通扬线整治步伐,及时调整姜十线航道线位。目前通扬线航道整治工作已进入初步设计和实施图招标阶段,争取年底或明年初开工建设。姜十线线位调整已初步完成多线位比选方案,近期将上报省厅审批。对建议中涉及到的其他航道的规划,古马干河、两泰官河、西干河、周山河、葛港河等航道的规划等级,将结合城市规划、地方产业布局以及水利等相关规划,重点对航道的通达性和实施可行性进行进一步研究确定,积极上争资金组织实施,增强我市南部地区水路运输的能力。 3、不断完善水资源调配体系。为提升市区长江水北送东引的能力,重点加快推进马甸水利枢纽工程,恢复泵站抽引江水能力,提高通南地区灌溉、排涝标准,改善区域水环境和航运条件。目前,投资2.6亿元的马甸水利枢纽工程拆迁工作已全面启动,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可望于8月初开工建设。同时,合理布局通南东部边线的水生态控制工程,计划对泰州市东部与如皋、海安交界处实施水源控制工程,兴建28座控制建筑物,通过分区控制保水,以确保通南地区生态常水位。 4、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开展水污染防治。加强区域环境准入管理,确保污染物实现集中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水质监测,对城市水功能区的重点地段、河流、企业定期不定期进行监督监测,坚决杜绝违法排污行为的发生。二是开展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今年对市区59条市管河道的入河排污口进行普查登记,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口和入河排污口。三是强化河道管护。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河道管护力度,加大河道保洁经费投入,不断扩大保洁范围,明确管护责任,政府将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力求实现主城区河道管护的全覆盖。四是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扩大城南污水厂收集处理量,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加大雨污分流力度,推进新区控源截污工程,抓紧推进污水管网及泵站建设,做好污水应收尽收,着力提升城市水功能区水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部门、区域联动配合。注重水网区划与行政区划联动,适时建议市委、市政府研究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以及市区涉水事权问题,并注重航道、公路联动规划建设,统筹“三泰”水网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做到以规划统领,以工程融合,以项目推进。同时,对涉航河道逐条研究,统一包装,分别上争,按年度分别组织实施。力求通过“三泰”水网的建设,实现水网、路网、绿网、管网、航道的有效结合,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把泰州城市的水特色做靓,水文章做足。 泰州市水利局 2014年6月10日 </br>承办单位联系人:祁海松</br>承办单位联系人电话:8688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