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034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高港区政府;靖江市政府;泰兴市政府
标题
关于打造泰州长江岸线大江旅游风光带的建议
建议人
范向阳
代表意见
十分辛苦了泰州文广局的同志,由副局长和处长亲自来我处,当面反馈意见和耐心询问我的意见和建议,对文广局的办理建议的做法和工作方式,给予一个大大的赞,我十分满意
办结类型
A
内容
泰州依江而立,拥有百里长江岸线,丰富的岸线资源,“长江鲜”美食更是吸引周边地区游客慕名前来品尝。但是,除了美食外,沿江城市的长江沿岸景观带并不发达,没有显示出长江沿岸的优势。 近期,开车去长江堤岸走走,感觉不到长江沿岸的美丽风光,堤岸给人一种以萧条的感觉,没有吸引人流连忘返的意境。 为此,建议政府充分利用我市长江岸线的资源,鼓励并专业指导沿江岸线建成江滩湿地生态旅游以及江鲜水产养殖业,家禽养殖业等特色种植业,将长江岸线做成旅游的大江风光带。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范向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泰州长江岸线大江旅游风光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泰州市长江自然岸线长近100km。近年来,按照习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我市将沿江风光带建设作为沿江保护性开发以及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重要抓手大力加以推进,营造“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将秀美清新的自然江景融入城市建设,让大江风光成为泰兴的靓丽名片。 一、完善规划体系 我市沿江靖江、泰兴和高港3个市(区),共有近100km沿江岸线,现阶段我们对沿江岸线使用情况进行调研,从而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高港区将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泰州南部长江沿岸生态湿地走廊规划,打好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湿地修复攻坚战,促进绿色发展, 将长江岸线做成旅游的大江风光带纳入并完善《高港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该区春江生态湿地公园,规划区域为江堤外4.3公里生态长廊,总面积约5850亩,总投资1.6亿元,规划建设“生态湿地保护区”、“沿江观光带”、“人文水乡旅游区”。泰兴市完成了《泰兴市沿江一体化开发总体规划》修编,将沿江风光带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列入规划。计划将沿江保护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划出50%的岸线,规划实施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建设工程。明确用三到四年时间,分步实施打造12公里长的生态旅游廊道。现已委托同济大学设计院和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了沿江生态廊道工程概念性规划,将岸线科学划分为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区、大江风貌生态体验区和虹桥新城生态人文景观区,突出区域、人文特色,着力打造大江风光样板区。靖江市将着眼滨江新城内部产业结构优化,紧紧依托自身优势特色产业,在长江岸线近缘地域形成有力的产业支撑,形成旅游新资源、新热点、新地标。打造周边城市中唯一向阳的滨江会客厅、“长江未来港”、先锋活力的生态康养城区,形成面向未来的水城新空间、新模式、新特色。 二、推进工程建设 按照“把防洪安全放在首位,把绿色作为本色,把生态作为底色”的原则。泰兴市打造市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建设工程全长12公里,北起洋思港,南近六圩港,规划红线为堤外江滩宽100米,堤顶道路及堤内陆地宽50米,估算总投资约6.2亿元。根据“一带三区多点”的布局规划,将12公里生态林带划分为生态产业融合区、生态田园风光区、生态人文体验区。堤外退渔还湿,进行生态修复,与天星洲生态区形成呼应;堤顶按百年一遇防洪要求拓宽改造;堤内重点实施植树造林、汋通水系、增加小游园,为百姓服务。高港区的春江花月夜景区占地面积有300亩,主要包括全民健身体育生态园、乡土植物园、百竹园、池杉观赏区红豆杉林、花海等。景区还拥有泰州地区唯一的竹类植物科普基地。目前,整个景区栽种各类乔木、灌木近1万余株,绿地面积有7.8万平方米。这里四季有景,绿叶长青,与江水、扁舟、白鹭、竹海,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去年启动实施的“一路三节点”工程已竣工交付,进一步扮靓景区入口形象,提升环景区周边道路绿化品质,新增了停车位300个,极大地方便了市民游园赏景。靖江市打造水上项目。以蟛蜞港、小桥港以及滨江新城内部水面为依托,全面打造集水上游览、水上运动、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水上活动体验区、水上休闲游乐场。精细划分儿童游乐、学生游学、白领度假、老康养等具体消费市场,因地制宜布局设施,针对性配套服务,形成集多要素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三、协调生态保护 将按照推进沿江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新标准,高点定位、高位推进,精心做好沿江风光带建设,全力打造泰州长江岸线大江旅游风光带建设样板工程,协调保护生态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旅游设施配套,加快推进沿江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引进。泰兴市总投资约11.5亿元的长江美食主题公园完成路道、绿化、水系基础工程建设,虹润湿地公园、四桥港风光带建成开放,生态旅游廊道完成800米先导段建设,整体工程正加快推进。靖江市积极开展江堤沿线村庄环境整治,保证“五面清洁”;对于违规占用水城、江堤区城内违建等行为,以及沿线工业厂区污染、扬尘等现象,务实坚定推进整改。坚决治理新长铁路废弃内港、老雅桥港内港等港区内脏乱差现象,开展重点沿江景观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形成涵养水土、调节气候的録色风光林带。在新建的下六圩枢纽、上九圩港泵站及配套河道等水利工程中,融入文化元素,针对性建造亭、桥、栈道等设施,使水利工程同时成为内涵丰富的“小游园”。高港区放大海军诞生地优势,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今后将配合协调沿江各市(区)扎实推进沿江生态修复,大力推动长江岸线清理整治和沿江造林绿化,加快推动沿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精心打造沿江特色示范段成效践行工程,积极构建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实现从“城河时代”向“大江时代”,的大踏步跨越,全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谱写好新时代的长江之歌。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