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029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住房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银监局
标题
关于扶持本土建筑企业发展的建议
建议人
孙跃
代表意见
无
办结类型
A
内容
近年来,在泰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住建局的支持下,全市建筑产值持续增加,行业规模进一步壮大,2018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约3681亿元。现我市具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总数1251家,全省排名第四,其中拥有总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726家(特级资质8家,一级资质102家)。尽管全市建筑行业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但本土建筑企业不容乐观,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本土企业的发展,都开始逐步丧失原有的优势,并被南通等地区迅速超越。泰州建筑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不进则退”的关键节点。随着建筑产业化技术、BIM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传统的建筑行业将迎来一次历史性发展的大机遇,并因此产生一些伟大的具有划时代影响力的企业。 建议: 1.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对本土建筑企业扶持力度,继续深入开展“走建设万企,促转型发展”大走访活动,对本土建筑企业进行专项帮扶,切实解决其经营发展中的难题。 2.加强对本土建筑企业的融资扶持和指导,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全方位拓展本土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 3.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要重视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人才优惠政策能够向建筑业倾斜。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孙跃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发展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1、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对本土建筑企业扶持力度。继续深入开展“走建设万企,转型发展”大走访活动,对本土建筑企业进行专项帮扶,切实解决其经营发展中的难题. 为加大对本土建筑企业扶持力度,推动我市建筑业企业发展, 2017年9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我市建筑业企业发展的意见》(泰政办发〔2017〕124号)。在此基础上,我局又制定了三个配套性文件:《关于支持本市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泰建发〔2017〕286号)、《泰州市评定分离操作细则》(泰建发〔2017〕299号)和《泰州市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预选承包商申请受理的通知》(泰建发〔2017〕296号)。这些政策的出台对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泰州建筑业各项指标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8年,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74.5亿元,同比增长9%;入本地库税收49.16亿元,同比增长17.6 %,为泰州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政策对本土建筑企业给予帮扶,切实解决企业在经营中的难题。在农民工保证金方面2018年共减免本市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596.82万元。在信用综合评价方面本地企业享受到了较大的支持,全市信用分前20名中本地占到70%。职称评审方面对本市建筑企业中,已取得二级注册建造师但不具备规定学历条件的人员,推荐参评工程师。资质晋升方面为本市建筑企业尽快提供资质晋升需要相关证明材料,并主动帮助协调到位。评优评奖方面优先考虑本市建筑企业。预选承包商名录库方面优先选择本市建筑企业。今后可通过开展“走建设万企,促转型发展”大走访活动,继续扶持本土建筑企业发展。 2、加强对本土建筑企业的融资扶持和指导,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平台,全方位拓展本土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 针对我市建筑业实际情况,积极与中国银保监会泰州分局、建筑企业、财政、省住建厅沟通,通过中国银保监会泰州分局加大政策引导,全方位拓展融资渠道,推进银企合作,增加本土企业授信额度。加强对融资模式、规范运作、对接资本市场方面给予扶持和指导。与金融机构探讨,争取金融机构在政策上的支持。推动江苏疌泉中设智慧建筑产业投资基金实质运营及发挥其管理人南京崇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优势,加强对我市建筑企业的融资扶持,通过推动建筑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方式助力解决我市建筑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我市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 3、政府及主管部门要重视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人才优惠政策能够向建筑业倾斜. 积极与市人社部门沟通,不断强化建筑业人才培育和引进,为建筑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一是根据我市建筑行业的特性,制定了职称激励政策。二是举办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进一步助推了我市建筑业向信息化、工业化方向转型升级。三是转变服务理念创优服务环境。开展了“职称服务进企业”活动,现场讲解职称申报事项。四是用好用足人才政策,抓好“科技人才80条”落实,以“政策红利”助推建筑业发展。五是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组织建筑企业参加高端人才交流活动,引进企业紧缺急需的人才。 每年召开校企合作对接会议,鼓励我市重点骨干企业与我市职业院校开展科技和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培养了一批建筑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做大做强我市建筑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目前,我市共有三所院校面向社会招收建筑专业学生并常年开设建筑专业课程,在校生规模约2000人。正太集团、省建安建设、中城建十三局等企业与院校签订共培协议,设立奖学金,定制化专业课程,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专业化、职业化人才。 2018年7月,市建工局与市人社局共同举办了“泰州市建筑企业BIM技术专题培训班”,市财政给予专项支持,48名我市骨干企业负责人免费赴同济大学开展为期5天的强化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加深了理解,凝聚了共识,推动了BIM技术在我市建筑企业的推广和应用。9月,江苏省建安建设公司与南理工泰州学院合作成立“泰州市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聘请国内顶级专家担任顾问,致力于全市BIM技术人才培养,BIM技术研究和攻关,BIM数据平台共建共享,BIM项目推广和应用实践。成立近一年来,为我市培养了200多名BIM技术骨干人才,市政府下发了《泰州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为我市BIM技术在建设领域的全面实施并走在全省前列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快人才引进步伐。出台《泰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业发展的意见》,企业每引进1名硕士学位以上的人员,并续用3年以上,参照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泰发〔2007〕12号)进行奖励。 为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满足企业选才用才需要,在市职称办的大力支持下,市建工局建筑工程中级职称评审工作结合泰州职称评审和建筑业企业的发展实际,破除唯学历唯资质倾向,合理优化申报条件,引导和鼓励建筑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提升自身素质。其中本科学历(其他专业)无助理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评审通过265人、大学专科学历(其他专业)无助理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评审通过364人、高中学历(参加建筑工程师专业理论进修班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无助理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评审通过114人、中专学历(其他专业)(参加建筑工程师专业理论进修班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无助理级职称,符合评审条件,通过评审100人,拓宽破格评审条件,65人破格评审中级职称,共计扶持本地企业晋升中级职称908人,为我市建筑企业市场开拓,转型升级积累了坚实人才基础。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