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9211
届次
五届三次
承办单位
泰兴市政府;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标题
关于将泰兴庆云寺打造为吉祥文化的建议
建议人
仁进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内容:泰兴市庆云禅寺是一座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的千年古刹,占地118亩,是泰兴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泰州市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主要佛教寺院之一。泰州市一直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中国吉祥文化之乡”,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泰州的光孝寺有最吉祥殿,而作为泰州所辖市的泰兴庆云禅寺,则寺名就代表了佛教的吉祥文化。“庆云”二字本就是“吉庆祥云”的意思,明万历年间南京吏部尚书陆光祖在《复庆云禅寺碑记》中载“天降时雨,山出祥云,斯寺之名庆云也……勅赐禅寺而奇褒。”道出了皇帝敕赐庆云禅寺的“吉祥”之意。历史上庆云禅寺高僧辈出、人文荟萃,宋徽宗、岳飞、张士诚、徐达、王稚登、康熙帝、朱铭盘等帝王将相、名人雅士都与庆云禅寺有过交集,南宋、元、明、清屡受封赐,成为名振大江南北的禅宗名刹、人文名胜、吉祥之地。 祖师文化是庆云禅寺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末及有清一代,庆云禅寺是禅宗临济三峰宗派在江北的发祥地和重要传承地。当时禅宗赫赫有名的高僧耆宿纷纷驻锡庆云,或住持道场,或讲经说法,或培养学人,或著书立说。比较著名的有和灵隐寺同住持的具德弘礼禅师、硕揆原志禅师,有伴康熙皇帝话禅、赐金还山的雨山上思禅师,有在庆云禅寺编著佛教至今通用的《药师忏》的仁庵济义禅师,还有被誉为“诗僧”之称留下《腰雪堂集》的百泉德溥禅师等等,多人的开示语录被收入《大藏经——高僧语录》中,得到朝廷赐号的就有三人。寺院至今藏有朝廷颁赐的“敕赐庆云禅寺”匾额和原版《乾隆大藏经》。一直到民国初年,庆云禅寺依然是禅风凛然,文风卓著,享誉禅林。 宝塔湾文化也是庆云禅寺吉祥文化的亮点之一。庆云禅寺所在地古称“宝塔湾”,因一座建于明末清初的法轮塔而得名,也因为法轮塔的存在使四水环绕的宝塔湾成为泰兴有名的吉祥宝地、风景名胜,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现已成为“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座七层古塔至今屹立在庆云禅寺之中,为明清时期典型的楼阁式塔型,有记载塔下存有“佛骨穴”,代表着佛法在泰兴的传承。法轮塔目前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泰州地区硕果仅存的古塔,更是泰州地区的吉祥之塔。 而今庆云禅寺在政府的支持帮助和十方善信的鼎力护持下,用辉煌的新建宋式风格建筑和古朴的明清古建筑群展示佛教博大的建筑文化;用庄严精美的佛菩萨像展示佛教深厚的造像文化;以创办十四年、救人无数的“庆云慈善会”体现佛教慈悲济世的慈善文化;以爱国爱教、严谨道风、讲经说法、参禅熏修的实践精神体现佛教传统的禅文化;以帮助大众正念解压和自我慈悲,举办佛教禅修营等形式体现了现代禅文化;以环境优雅、食材精美的素食馆来展现佛教丰富的素食文化。 未来庆云禅寺将以打造吉祥文化为核心,启用集讲堂、图书馆、禅修中心为一体、体现佛教闻、思、修精神的“三慧堂”,来逐步恢复祖师禅和以正念解压自我慈悲训练为代表的现代禅文化;建设以法轮塔和佛光塔为中心的庆云禅寺禅意园林,进一步烘托出寺院吉祥文化的氛围。 庆云禅寺古有吉祥文化的底蕴,现在也一直在为吉祥文化的打造而努力奉献。故建议泰州市政府将庆云禅寺纳入到泰州“中国吉祥文化之乡”的创建中,帮助宣传庆云禅寺的吉祥文化,为泰州吉祥文化的打造增加又一新亮点。同时恳请政府帮助庆云禅寺进一步完善吉祥文化的建设,寺院之前已将微薄的资金全部投入到了先期的硬件和吉祥文化建设中去了,硬、软件建设还未全部完成,目前仅靠寺院自身的努力难以为继,恳请政府给予资金上的帮扶,使庆云禅寺的文化建设早日完善,成为泰州吉祥文化的又一张新名片!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关于泰州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jy2019211号建议的答复函 仁进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泰兴庆云寺吉祥文化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泰兴市庆云禅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以庆云禅寺佛教文化保护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宝塔湾项目,是我市确定的城建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我市着力打造的一张旅游文化名片。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宝塔湾项目建设,先后帮助发动企业和社会募集资金约2500万元,为项目规划区征地投入7000多万元,帮助担保融资9600万元,每年贴息500万元,保证了寺院主要建筑工程的实施。 今后一段时间,宝塔湾项目后续建设、庆云禅寺吉祥文化打造等所需资金,主要依靠我市佛教界发挥自身优势,多方筹措资金,稳妥有序实施。我市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多方面的支持。 泰兴市人民政府 2019年5月16日 单位负责人:刘志明 经办人:张文富 是否已面答:是 联系电话:87083296 抄送: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泰州市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