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本信息
编号
jy2018100
届次
五届二次
承办单位
兴化市政府;文广新局
标题
关于加大对兴化“施耐庵陵园”的政府投入,加强文物保护开发的建议
建议人
刘元春
代表意见
办结类型
A
内容
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是四大名著“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故乡,“施耐庵陵园”是江苏省政府1957年批准的江苏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再次被省政府确认为江苏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施耐庵陵园”有了一定的重视,2012年兴化市政府投入600万元改建了展馆馆舍,2015年兴化市政府再次投入近180万元对展馆进行了布展,使施耐庵陵园具有了初步的规模,2016年被评为国家级3A景区。 目前兴化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发展作为全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加大旅游投入及旅游开发,逐渐形成了以千岛菜花、水上森林,郑板桥纪念馆等一大批旅游景点,而作为兴化市人文旅游,文化旅游的一张耀眼名片--施耐庵陵园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融入,所以我认为施耐庵陵园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距离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要求相距甚远。与施耐庵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也相距甚远。在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政府依傍原施耐庵纪念馆投入巨资建设了中华水浒园,正在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作为拥有一大批文物佐证的新垛镇施家桥村就显得十分尴尬。 我们呼吁泰州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施耐庵陵园的投入。陵园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档次,施耐庵故居“砚台地”“施氏宗祠”“施让墓”“施廷佐墓”(施耐庵子孙墓)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进行修缮保护。其目的是:一是加强对文物的保护,二是放大文物保护开发效应,盘活现有的旅游资源,逐步形成新垛旅游文化小镇,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主办部门答复意见
兴政函〔2018〕26号 兴化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州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jy2018100号建议的答复函 刘元春等2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兴化施耐庵陵园的政府投入,加强文物保护开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泰州市正举全市之力推荐兴化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汇聚各地智慧,加强兴化地方历史与地域特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施家桥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放大水浒文化效应,支持兴化施耐庵陵园建设。同时,我市不断提升施耐庵陵园的开发保护水平,一方面着力优化项目所在地施家桥村的品质,于2018年4月份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项目;另一方面,不断放大施耐庵等地方名人效应,于2011年设立了施耐庵文学奖,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施耐庵文学奖评选活动,今年5月份刚刚启动了第三届评选工作。施耐庵文学奖的设立对推动当代长篇叙事文学繁荣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已在海内外形成重要影响力,成为兴化城市的响亮名片。 近年来,兴化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施耐庵陵园”这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打造,将施耐庵陵园、施家桥村及周边作为整体,以“施耐庵文化园”进行申报,于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我市积极帮助施耐庵文化园景区上争省旅游专项发展资金60万元;对外将施耐庵文化园作为兴化市重点文化旅游景点进行推介;在招商引资方面,更是不遗余力的推介施耐庵文化园项目。 然而,一个好的旅游项目的打造需要时间去磨合,从我市目前已经打造或正在打造的各项旅游景点来看,无论是菜花景区、水上森林景区,还是正在打造的楚水廊桥、平旺湖、知音花山花海等旅游项目,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寻找好的投资商以及项目策划规划,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开发。 今后,泰州及我市将从旅游宣传、资金扶持、招商引资等各方面继续加大对施耐庵文化园项目的扶持力度,结合打造施家桥村特色田园乡村,加快推进施耐庵文化园项目建设,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开发“名人觅踪之旅”、“泰州修学游”等专题旅游线路,提升泰州、兴化文化名城魅力。同时,不放松招商引资力度,招引洽谈有实力、有经验、有信誉的旅游开发企业投资合作,早日实现项目运营。相信通过上下联动、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假以时日,施耐庵文化园一定会成为兴化文化旅游景点中的翘楚。 (此页无正文) 兴化市人民政府 2018年5月25日 单位负责人:刘忠 联系人姓名:段天石 联系电话:83326265 抄送:泰州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泰州市政府办公室。